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其一》
《梅花·其一》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谁教春信破寒来,江北江南几树梅。

此品亦宜员外置,无花敢向雪前开。

平湖烟散閒移棹,小阁风徐数举杯。

佳趣个中殊好在,始知凡艳是舆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梅花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坚韧品格。首句“谁教春信破寒来”以问句形式,引出春天的信息,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打破了冬日的沉寂。接着“江北江南几树梅”,点明梅花分布之广,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都能见到梅花的身影。

“此品亦宜员外置”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花比作适宜高官雅士欣赏的珍品,暗示梅花不仅美丽,更具有高洁的品质。“无花敢向雪前开”,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与众不同,它选择在雪花未消之时开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度。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赏梅的情景,“平湖烟散闲移棹,小阁风徐数举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湖面上薄雾散去,诗人悠闲地划船,享受着湖光山色;在小阁中,微风轻拂,诗人举杯畅饮,品味梅花的幽香与韵味。这不仅是对梅花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享受。

最后一句“佳趣个中殊好在,始知凡艳是舆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认为那些普通的花朵(凡艳)在梅花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如同车夫一般低贱。这不仅突出了梅花的高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美学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庭鹤再雏送刘太守参政陕西

瑶台双白鹤,飞来栖我庭。栖我庭,岁一伏,两雏生。

一雏死,两悲鸣。

松阴宛转巢复成,巢成复引两雏行。

丹砂犹隐顶,白雪已垂翎。

成都未识赵公马,缑岭那闻王子笙。

成都缑岭知何处,忽报主人留鹤去。

主人去去登岩廊,鹤亦双翎日夜长。

他年欲觅庭下迹,千仞遥同威凤翔。

(0)

题学生画

枝头野花红欲语,草绿犹带朝来雨。

狂蜂浪蝶不自持,下上东风作容与。

画师好手亦难逢,陶成已老况孙龙。

南薰殿里和丹粉,犹堪一笑解天容。

(0)

乔时章除瑞安侯训导侯实慈寿宫弟时章内翰师召子也

长乐清风动内朝,汉宫阴马宋高曹。

外家多福遵慈训,西塾延宾得隽髦。

永日青襟环讲坐,有时红烛对挥毫。

相看益重酬恩地,身是銮坡旧凤毛。

(0)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其五

汝母初来时,骨肉共团栾。

依依恋微禄,幸尔免饥寒。

负乘知有愧,酷罚倘可宽。

弱女在旅殡,十年犹苦酸。

如何复及尔,中道摧羽翰。

萧条古僧房,兄妹两孤单。

疏窗对寒雨,念之伤肺肝。

何当归尔魂,恸哭淞水干。

(0)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其二

左谏声华日月边,故人身到九重天。

山中桂树今无恙,好赋淮南第二篇。

(0)

送盛世虔兼简严以德·其一

红云千里隔江关,容易看君独往还。

留得锦笺无恙在,不教空到小吴山。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