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神话画面,结合了古代中国的七夕传说和宫廷生活。开篇“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两句,通过对织女(即牵牛星)的描写,表达了急切和迫不及待的情感。织女在秋天要穿上仙衣,要在夜里赶制布匹,这既是时间紧迫的写照,也预示着情侣相会之迫切。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两句,则描绘了牛郎(即织女之夫)过鹊桥的情景。月光下,河流中的水色分明,表达了牛郎对妻子的期待和渴望。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两句,通过对织布机器的描绘,突出了宫廷内的繁华与盛大,同时也隐含着皇帝或贵族对这场神仙宴会的关注和期待。
最后,“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两句,则通过栖息的鸟儿,传递了织女对牛郎可能归来的怀念与不确定。这里的“疑向”更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意象,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宫廷生活中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神话故事的艺术再创造。
灌花奴,老且秃,千里来依瀛海曲。
巧作河阳烂漫春,羞为白下纪纲仆。
学圃当年事已空,朝华夕秀感秋风。
主人节钺何时谢,平泉策策鸣孤桐。
草茅三径杂荃蕙,传舍间田榛莽封。
我本秦淮旧花叟,花残木剩身安容。
知君惜花兼感旧,愿守君家花数丛。
予闻太息还深省,往事浮云催短景。
忆昔书生出塞时,风霜朔漠圭棱凛。
艰难磊落世谁知,貂敝砚穿巾笥冷。
际遇军中祇白衣,历官清要声名迥。
三十年来特达知,开府勋名重行省。
种花能回天地春,要使奇温生万井。
畿辅家刊堕泪碑,祇今父老犹悲哽。
碌碌灌花奴,家藏十获书。
愿取橐驼裁树意,甘棠遍植万千株。
《秣陵灌花奴》【清·吴贻诚】灌花奴,老且秃,千里来依瀛海曲。巧作河阳烂漫春,羞为白下纪纲仆。学圃当年事已空,朝华夕秀感秋风。主人节钺何时谢,平泉策策鸣孤桐。草茅三径杂荃蕙,传舍间田榛莽封。我本秦淮旧花叟,花残木剩身安容。知君惜花兼感旧,愿守君家花数丛。予闻太息还深省,往事浮云催短景。忆昔书生出塞时,风霜朔漠圭棱凛。艰难磊落世谁知,貂敝砚穿巾笥冷。际遇军中祇白衣,历官清要声名迥。三十年来特达知,开府勋名重行省。种花能回天地春,要使奇温生万井。畿辅家刊堕泪碑,祇今父老犹悲哽。碌碌灌花奴,家藏十获书。愿取橐驼裁树意,甘棠遍植万千株。
https://shici.929r.com/shici/lYyH1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