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尧峰山清晖轩落成送楞伽寺弘上人归隐且见余志》
《尧峰山清晖轩落成送楞伽寺弘上人归隐且见余志》全文
明 / 张元凯   形式: 古风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

鸟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

石头路滑雪纷纷,却遇庞家老居士。

相期岩下种青莲,懒乞人间造业钱。

无金布地不著想,有珠系衣且自捐。

一袈裟地无十笏,绵蕞草构为禅室。

松麈蒲团日日閒,黄花翠竹纤纤出。

本来无住亦无生,究竟何能识净因。

且将清澈宝云井,作供灯光华鬘身。

涧底流泉鸣不止,峰头朗月恒如此。

蝴蝶浮生梦已醒,莲花事业心如水。

般若慈航咫尺间,菩提高树岂难攀。

愿留白足常为伴,未许黄梅便出山。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尧峰山清晖轩落成送楞伽寺弘上人归隐且见余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禅修图景。首句“尧峰古刹连翠微”展现了山中古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接着“黄茅盖殿白板扉”描绘了简朴的僧舍风貌。诗中通过“鸟窠蟒窟僧住少”暗示了僧侣们远离尘世,追求清修的生活。

“楞伽山中大弟子”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他偶然来访,行踪飘忽不定。“石头路滑雪纷纷”则渲染了山间冬日的景象,与庞家老居士相遇,更显出禅意的邂逅。诗人表达了对弘上人种莲修行的期许,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一袈裟地无十笏”描述了弘上人的简朴生活,“绵蕞草构为禅室”进一步强调了其清贫修行。日常生活中,弘上人以松麈蒲团为伴,过着闲适的日子,黄花翠竹的细节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本来无住亦无生”揭示了佛教的空性观念,诗人希望弘上人能深入领悟佛法的真谛。结尾处,诗人祝愿弘上人留在山中,陪伴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弘上人修行成就的肯定和对他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僧人的清修生活,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禅修理想。

作者介绍

张元凯
朝代:明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猜你喜欢

赠赵白楼总镇宣府

昨岁虏骑犯紫荆,辅畿列郡皆震惊。

天子推毂赐金玺,直西妖氛须臾清。

干今下诏防秋蚤,使汝专镇朔方城。

幽州士卒望节钺,刲羊持酒相欢迎。

少时曾营三关阵,老来惯识强胡情。

万金悬赏募死士,拔剑弯弓实汉兵。

坚浚高深壮天险,帐下与之苦乐并。

单干射猎龙山北,征战旧闻飞将名。

敌垒从兹烽火断,边陲无复鼓鼙声。

一曲梅花隔银汉,塞垣秋月为谁明。

(0)

题章叔厚所画投竿图

大鱼不可得,小鱼钓何益?

不如投竿坐,临流以终日。

(0)

寄东山寺长老宅区中,索画梅

同是多生无垢身,孤芳岁晏转精神。

濡毫应觉香先到,写影无如月最真。

庾岭近来还有信,花光以后更何人?

情知此事难描画,驿使空回可不嗔。

(0)

寄赞礼郎赵惟一

六年读礼足艰危,知尔朝天副所期。

宗庙正需瑚琏器,羽仪今集凤凰池。

见辞舍馆情俱恶,忆上河梁步自迟。

能慰老人思望切,停云还有寄来诗。

(0)

命酒徵歌送余婿,时伯庸酒间赋赠董景明、董彦祯诸亲还遂昌

高堂尽意乐今宵,未可樽前自寂寥。

锦瑟年华青冉冉,银河秋思碧迢迢。

红于灯下看偏好,黄向眉间喜未销。

明日早潮随去棹,到家应及鹊成桥。

(0)

感事

忆昔银灯鼓瑟琴,屏开孔雀画堂深。

头颅谩有新添雪,囊橐都无旧赐金。

好梦未成春漏尽,残星犹在晓河沉。

郎君自上斑骓从,露满铜盘泪不禁。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