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廿载登台兴,此日还停北上船。
沛井尚存终自冽,汉碑中断已重镌。
白沙碧草犹春色,落日荒亭几暮烟。
总道当年思猛士,韩良何事学神仙。
歌风廿载登台兴,此日还停北上船。
沛井尚存终自冽,汉碑中断已重镌。
白沙碧草犹春色,落日荒亭几暮烟。
总道当年思猛士,韩良何事学神仙。
这首明代诗人周伦的《登歌风台》诗,通过描绘登临歌风台所见之景,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歌风廿载登台兴,此日还停北上船”,开篇即以“歌风”二字点题,暗示了此处曾是古代英雄豪杰聚会之地,而诗人今日登台,却因某种原因未能继续北上的旅程,似乎在暗喻历史的不可逆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沛井尚存终自冽,汉碑中断已重镌”,运用了沛县的井水和汉代的石碑作为意象,沛井的清冽象征着历史的纯净与恒久,而汉碑虽断,却经过修复,寓意历史的记忆虽有残缺,但依然被后人铭记与传承。
颈联“白沙碧草犹春色,落日荒亭几暮烟”,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景象,白沙、碧草、落日、荒亭、暮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画面,春色犹在,却也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尾联“总道当年思猛士,韩良何事学神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有人选择追求超凡脱俗的神仙生活,而非坚守英雄本色?这既是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一种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弃繻诋关吏,广殿射高名。
方从媚子引,岂料谗夫倾。
京师恩暮降,蜀道险朝升。
执手郭西门,恻怆难为情。
有山擎空雪,有谷匝底冰。
鸟乐谩后噪,猿孤定先鸣。
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镝争。
崩摧韩信坛,阙落张鲁营。
感子奋衣去,客猛意自轻。
笑我老何怯,万里今横行。
夜诵都忘浪枕喧,尔家江月旧楼存。
新来转使朝宗近,目送风帆到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