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来山尾,平湖对寺门。
登危逾近郭,望迥更连村。
客醉迷花畔,樵歌坐树根。
不烦留煮茗,雨过井都浑。
叠嶂来山尾,平湖对寺门。
登危逾近郭,望迥更连村。
客醉迷花畔,樵歌坐树根。
不烦留煮茗,雨过井都浑。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林寺院景象。首句“叠嶂来山尾,平湖对寺门”以远近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山峦层层叠叠,直至山尾,而平湖则与寺门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接着,“登危逾近郭,望迥更连村”两句,通过登山的体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空间感,既表现了接近城郭的近景,又展望到远处的村落,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客醉迷花畔,樵歌坐树根”描绘了两位人物的活动场景,一位客人在花丛中陶醉,另一位樵夫在树根处自得其乐地歌唱,这样的细节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不烦留煮茗,雨过井都浑”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即使在雨后,井水依然清澈,无需特意煮茶,也暗示了禅意与自然的融合,给人以心灵的净化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楞伽寺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自然之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