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惟龚胜,曾同辟谷来。
人间无不可,鸾鹤莫相催。
待奉白头母,兼之浮峤梅。
遥遥向江左,共住清凉台。
我友惟龚胜,曾同辟谷来。
人间无不可,鸾鹤莫相催。
待奉白头母,兼之浮峤梅。
遥遥向江左,共住清凉台。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龚柴丈》。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龚柴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生活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我友惟龚胜,曾同辟谷来”,点明了诗人与龚柴丈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人曾经一同经历辟谷(一种古代养生方式)的生活,暗示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朋友,更有着共同的生活理念和追求。
接着,“人间无不可,鸾鹤莫相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宽容态度,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也对自然界的灵禽仙鹤(鸾鹤)寄予了期望,希望它们不要催促自己,寓意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待奉白头母,兼之浮峤梅”,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的重视,他期待能够侍奉年迈的母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提到了“浮峤梅”,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高洁的生活状态,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遥遥向江左,共住清凉台”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未来相聚的愿景,想象着两人远离尘嚣,共同生活在一处清凉宁静之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家庭责任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