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生活图景,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开篇两句便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夏季的热烈气息,朱红色的窗帘和翠绿的室内装饰共同营造出一种隔绝外界炎热、享受室内凉爽氛围的意境。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接着,诗人转向描绘夏日的天气特征,用“五月”指代夏季,用“炎蒸气”形容高温,而“三时刻漏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夏日悠长的白昼似乎让时间变得更加缓慢。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这两句诗展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变化,“麦随风里熟”描绘的是谷物在微风中成熟的景象,而“梅逐雨中黄”则是对梅花在夏雨中悄然开放的情形。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这两句诗转向了人们对抗暑热的日常生活细节,“开冰”和“带井水”暗示着夏季用冰镇凉的方式降温,而“和粉杂生香”则可能指的是使用香料或花朵来调和空气,使其变得清新宜人。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这两句诗通过对服饰和扇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的意境。衣物吸附了香蕉叶的清香,而扇子则是夏季不可或缺的用品,用以驱散炎热。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这两句诗再次回到了自然界的观察,“早菱”和“初莲”都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精细描绘,表现了夏季生物的活力与美丽。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愿陪仙鹤举”是对灵鹤(仙鹤)的一种向往,而“洛浦听笙簧”则是在设想一种在洛水之滨聆听乐器之声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热情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享受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垅。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
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
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
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
谁遣司故来相慰。
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
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天涯寒食,问东风、底事留连行客。
千树芳菲春不管,吹尽枝头红雪。
湖水春波,佳人锦瑟,肠断非离索。
西来一剑,不堪尘满霜锷。
凭仗谁话春愁,一尊浊酒,醉了还重酌。
尽日西归归未得,怨煞山中猿鹤。
六印双旌,两都无分,此去从吾乐。
太行佳处,布衣高卧云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