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杂诗七首·其七》
《和陶杂诗七首·其七》全文
明 / 归昌世   形式: 古风

虽有鉴物智,不易伪与真。

虽有转世权,不返浇与淳。

宇宙穷万道,日月仍长新。

四皓乃翼汉,三户终亡秦。

贤圣递御天,同作空中尘。

顾彼溪上农,耰锄良已勤。

酌酒更相呼,自与渔樵亲。

前有车马客,停骖来问津。

告以行路难,慷慨泪沾巾。

长吁归去来,低回愧斯人。

(0)
鉴赏

这首明代归昌世的《和陶杂诗七首(其七)》以议论和描绘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真假、兴衰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人首先指出即便是智慧之人也无法轻易辨别事物的真伪,即使拥有轮回之能,也无法逆转世事的浮躁与淳朴。接着,他借宇宙无穷的法则和日月的永恒更新,暗示历史的流转与更迭。

诗人进一步以"四皓辅佐汉室"的历史典故,象征贤圣人物虽能短暂影响时局,但最终都会化为尘土,与凡人无异。他关注到溪边辛勤劳作的农夫,他们饮酒相乐,亲近自然,生活简朴而自得。这里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面对路上的行人询问前行之路,诗人坦诚告知世事艰难,自己不禁感慨万分,泪湿衣襟。最后,诗人发出“长吁归去来”的感叹,表达出对超脱尘世、回归淳朴生活的深深渴望,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溪边农夫般淡泊名利的自责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归昌世
朝代:明

(1573—1644)明苏州府昆山人,寄居常熟,字文休,号假庵。归有光孙。诸生。承其家学,十岁便能诗歌,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善画墨竹,能草书,尤精篆刻。崇祯间征为待诏,不应。有《假庵诗草》。
猜你喜欢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其六

画壁前朝寺,阴森夹径松。

偶来双骑白,时度一衫红。

脱钏供香像,悬翻绣毒龙。

那堪歌舞席,近在讲堂东。

(0)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六

折与梅花插帽檐,清霜寒沁玉尖尖。

寻常只伴熏炉坐,今日迎欢乍出帘。

(0)

燕山亭.高稷园招同锡鬯武曾覃九集七月十五夜即事

帘压南棂,湘影织烟,屐到苔深处。

添一盏灯,便不蟾光,墙外翠交斜树。

渐洗轻云,也圆似、桂丛三五。听否。

和石井吟蛩,露声花语。

移席还傍筠根,任街鼓鼕鼕,马蹄难去。

葡萄细写,小串堆冰,平销葛衣残暑。

酒渴宵分,翻梦绕、晚汀疏雨。窗曙。

更催泛、茗枪顾渚。

(0)

百字令·其二寄又孺

蔷薇开遍,半江村、历尽春光百五。

吹散重城榆荚影,又见安榴红吐。

漂泊天涯,烟波零乱,望极西溪路。

草堂此际,苔痕三径何许。

最是谷雨晴初,丛篁解箨,叶暗梅花树。

帘下蜡灯书一卷,子夜蝼蛄啼雨。

愁我犀帷,奁荒尘罥,閒却青鹦鹉。

归期犹滞,梁问乳燕新语。

(0)

南乡子.忆颍尾樱桃牡丹之盛,追写前游,因悼蒲庵、考功各一首·其一

风骤小篷偏。淮雨吹花恰半船。

忆访故人清颍尾,斋前。卧看珊瑚不著帘。

(0)

梦芙蓉.濠梁客舍夜雪

不眠更漏几。有冻雪低压,浓浓檐际。

乍窥似月,密洒渐侵耳。看残灯著蕊。

研边添了寒意。

绣被重薰,倩坊南旧蝶,将梦过淮水。

幂尽荒篱冷翠。分付青猿,朴晓枝扶起。

那能归去,诗卷挂驴背。忆故园竹底。

红窗粉板声细。

料得愁人,捲流苏正懒,闲杀小鬟睡。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