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收春柳绿,碧烟敛尽春江曲。
十里蒲芽断渚香,千尺桃花春水足。
溪翁镇日临清渠,坐弄长竿不为鱼。
太平物色不到此,安知不是严光徒。
江南雨收春柳绿,碧烟敛尽春江曲。
十里蒲芽断渚香,千尺桃花春水足。
溪翁镇日临清渠,坐弄长竿不为鱼。
太平物色不到此,安知不是严光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春日渔隐图景。开篇“江南雨收春柳绿,碧烟敛尽春江曲”,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天的景象:雨后初晴,春柳泛绿,烟雾散去,春江蜿蜒,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跃然纸上。接着,“十里蒲芽断渚香,千尺桃花春水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十里之遥的蒲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桃花点缀在春水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溪翁镇日临清渠,坐弄长竿不为鱼”,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老渔翁整天沉浸在清澈的溪流旁,悠然自得地摆弄着钓竿,却并非为了捕鱼的情景,展现了渔翁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太平物色不到此,安知不是严光徒”,诗人感慨于这样的宁静生活似乎与世隔绝,不禁联想到东汉名士严光,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渔翁生活状态的生动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情感,展现了文徵明对于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