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双骑立河干,遥望燕山雨后残。
行橐已无金错在,路人犹作布衣看。
关城近别偏多思,客路相随祗一官。
白发愧吾衰且贱,郗家兄弟在长安。
翩翩双骑立河干,遥望燕山雨后残。
行橐已无金错在,路人犹作布衣看。
关城近别偏多思,客路相随祗一官。
白发愧吾衰且贱,郗家兄弟在长安。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至日遣儿理入京省其舅氏》描绘了一幅旅途图景。首句“翩翩双骑立河干”,以轻盈的动态形象,展现出两位旅人站在河边的情景,可能是在等待渡口或是稍作歇息。"遥望燕山雨后残",通过远眺燕山,暗示了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雨后的清新氛围。
接下来,“行橐已无金错在”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行李中的金银不再,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经济上的困顿。“路人犹作布衣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被世俗眼光所识的低调态度,即使穿着朴素,仍保持着谦逊。
“关城近别偏多思”表达了诗人即将分别的离愁,临近关城,思念之情更甚。而“客路相随祗一官”则揭示了诗人身份的孤独,作为官员在外奔波,只有彼此相伴。
最后两句“白发愧吾衰且贱,郗家兄弟在长安”,诗人自嘲年老体衰,地位卑微,与在京的郗家兄弟形成对比,流露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通过旅途细节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泰山忽东摧,沧海还桑田。
人事有废兴,千古理亦然。
昔我湛夫子,韶阳舣归船。
振衣帽峰麓,济济罗诸贤。
爰兹辟院宇,永以开讲筵。
阐扬六字符,习心俾销煎。
迄今三十载,圣贤有真传。
曲江重徙学,此院乃借迁。
让贤尚云可,让圣岂为愆。
千仞宫墙在,门深室且玄。
升堂集朋侣,仰钻谈高坚。
人心解求放,文礼见目前。
匪前亦匪后,岂在天与渊。
勿忘勿助间,默识同勉旃。
石门控沙表,空中见中阁。
洒洒遗世氛,勇脱簪缨缚。
蜿蜒迤三台,乌石层城角。
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东西各天隅,乌兔自腾跃。
梦寐隔蒹葭,中央讵能泊。
幸有缩地缘,共赴香山约。
九老联衣冠,七贤岂遗落。
江湖轸忧君,窈窕聊寻壑。
出岫云何心,归飞鸟自乐。
沉吟续骚雅,图书阐河洛。
与之同逍遥,翱翔遍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