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好晴亦好,洒然诗兴新。
云分天欲断,日晃地如伸。
湿入红渠重,乾回菉筱匀。
趁时楼可上,万里不风尘。
雨好晴亦好,洒然诗兴新。
云分天欲断,日晃地如伸。
湿入红渠重,乾回菉筱匀。
趁时楼可上,万里不风尘。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好景象。首句“雨好晴亦好”表达了对雨过天晴双重美好的赞赏,诗人的心情也随之焕然一新。接下来的“云分天欲断,日晃地如伸”通过云彩的散去和阳光的照射,形象地展现了天空的开阔和大地的舒展,富有动态感。
“湿入红渠重,乾回菉筱匀”两句细致描绘了雨水滋润后的景色,红渠因湿润而显得更加鲜艳,菉筱(绿色细竹)在干燥后均匀地接受阳光,生机勃勃。最后,“趁时楼可上,万里不风尘”以登楼远眺作结,诗人借此表达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中,登高望远,心情畅快,仿佛可以跨越万里,避开尘世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晴天的宁静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