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楼台海上山,何年移却在人间。
不因此地多清胜,那得游人数往还。
望处已添吟咏兴,到时顿解别离颜。
今朝送客同春去,门外白云千顷闲。
天上楼台海上山,何年移却在人间。
不因此地多清胜,那得游人数往还。
望处已添吟咏兴,到时顿解别离颜。
今朝送客同春去,门外白云千顷闲。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此地送别的场景。首句“天上楼台海上山”以夸张的手法,将虎丘的景致比作天上楼阁与海中高山,极尽赞美之能事。接着,“何年移却在人间”一句,既表达了对虎丘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此地非凡的自然造化。
“不因此地多清胜,那得游人数往还”两句,通过反问强调了虎丘的独特魅力,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更因它的清幽与胜景而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接下来,“望处已添吟咏兴,到时顿解别离颜”则展现了诗人在此地送别友人时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离愁别绪,到面对虎丘美景时的豁然开朗,情感由哀转喜,诗意盎然。
最后,“今朝送客同春去,门外白云千顷闲”以春日送别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门外的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与送别的情境相得益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美景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衡山何崔嵬,去天不盈尺。
绿萝摇晴烟,邈与尘世隔。
颇闻方瞳翁,破铛煮白石。
手弄明月光,冥栖在窟宅。
叹我血肉躯,何由生羽翼。
路逢古仙人,长跪问鍊魄。
亲授不死方,云可烧琼液。
丹砂久欲营,霜鬓苦相迫。
别我骑青鸾,仰视了无迹。
吾将谢俗流,去作阆风客。
有客有客蟭螟巢,各持一笔暮复朝。
朔风怒号骤凛冽,砚冰高凸硬于铁。
捉笔在手指将裂,榾柮欲煨炉不然。
柝声敲断人未眠。
凉月窥窗镇相逼,袖手相对心悁悁。
忽忆豪华朱邸擅,醉酒羔羊正开宴。
又忆街头卖饼翁,萧条裋褐风霜中。
世事不齐殊悲欢。
书生之寒犹非寒,敝裘在身谁云单。
冁然一笑共拊手,陡觉暖气融融生户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