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浮玉,中流砥柱,茫茫烟水迷云树。
年来两过未曾登,那知张祜题诗处。
南北横分,古今几度,拿舟三老随歌渡。
歌声幸莫感伤人,江流一任人来去。
一拳浮玉,中流砥柱,茫茫烟水迷云树。
年来两过未曾登,那知张祜题诗处。
南北横分,古今几度,拿舟三老随歌渡。
歌声幸莫感伤人,江流一任人来去。
这首明代末年清朝初年的词《踏莎行·过金山寺》以金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金山的独特景色和历史变迁,展现出词人的感慨与思索。"一拳浮玉"形象地刻画了金山如拳击水面的壮观景象,"中流砥柱"则比喻金山在长江中的重要地位。"茫茫烟水迷云树"描绘出江面浩渺,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沧桑感。
词人提及"年来两过未曾登",表达了自己对金山寺的向往与错过,而"那知张祜题诗处"则借古人张祜的故事,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南北横分,古今几度"暗示了江山易主,世事沧桑,"拿舟三老随歌渡"则描绘了船夫唱着歌,载着词人和时光一同流逝的场景。
最后两句"歌声幸莫感伤人,江流一任人来去",词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于歌声中的哀伤,人生如江流,应顺其自然,任凭人们来去自如。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