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二》
《厓山吊古·其二》全文
明 / 郭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汴洛山河亦壮哉,师班朔漠志难灰。

紫龙鳞甲逐沧浪,丹凤楼台空绿苔。

禁宇终天归燕恨,厓门千古暮猿哀。

当时早用文山策,未必銮舆入海来。

(0)
鉴赏

这首《厓山吊古(其二)》由明代诗人郭棐所作,通过对历史场景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衰败的对比,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首联“汴洛山河亦壮哉,师班朔漠志难灰”,开篇即以“汴洛”代表中原的壮丽山河,与“师班朔漠”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历史的变迁与英雄梦想的破灭。这里的“师班”可能是指古代的军事将领或英雄,他们的志向在“朔漠”(北方荒凉之地)未能实现,表达了对英雄未竟之志的惋惜。

颔联“紫龙鳞甲逐沧浪,丹凤楼台空绿苔”,通过“紫龙”与“丹凤”的意象,分别象征着高贵与辉煌,但如今却只能在“沧浪”(泛指江河)中随波逐流,在“丹凤楼台”上长满“绿苔”,形象地描绘出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荒凉与衰败的景象。

颈联“禁宇终天归燕恨,厓门千古暮猿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衰败感。这里“禁宇”可能指的是皇宫,而“归燕恨”则表达了对失去家园的无奈与哀伤;“厓门”是南宋末年抵抗元军的地方,此处的“暮猿哀”则象征着历史的终结与哀悼。

尾联“当时早用文山策,未必銮舆入海来”,借用了文天祥(文山)的事迹,表达了如果当时采纳了文天祥的策略,或许历史的结局会有所不同。这一句不仅是对历史的假设性反思,也暗含了对当权者未能有效应对危机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衰败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郭棐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猜你喜欢

张山人游吴留一月以诗画为贽赋此赠之

南中平子雅三绝,来向吴江歌四愁。

自谓暂因双凤住,不然归作五羊游。

玉壶小醉阊门月,银管长骄艺苑秋。

莫问区区借名姓,此生端拟不惊鸥。

(0)

湖上草堂为德甫赋

负郭堂成万象开,使君真有五湖才。

西山雨并疏帘挂,彭蠡烟从返棹来。

过客偶裁渔父对,当歌不避海鸥猜。

何年一系青丝笮,与泻流霞三百杯。

(0)

袁鲁望考功奏最不上与舍弟留饮白下赋此促之

三月朝天理传车,不将留滞惜居诸。

清曹爱弟难为别,上考知君已自书。

酒尽长干须策马,花明幕府又牵裾。

何如且作移旬去,鲈鲙莼丝到有馀。

(0)

常州道中逢王百谷

微名总愧尺书求,况遇相如已倦游。

席帽初抛燕市日,隐囊徐坐晋陵秋。

人中变色偏谈虎,老去全身且应牛。

纵得量移君不羡,好携双桨待沧洲。

(0)

赠邵都阃迁惠潮参将

长闻借箸参戎幕,始见移营出瘴沙。

鲸岛夜严千舸月,羊城春散万人家。

将军别诏师横海,天子新名县获嘉。

莫惜斗来金印大,功成看取鬓边华。

(0)

初春饮张氏伯仲园皇甫子循以疾不与贻诗见艳未及造访先此有答

三径时容二仲游,坐中江左半名流。

还因善病遗玄晏,敢为论交薄太丘。

明月珠寒何处得,阳春句好竟谁酬。

亦知违世非君意,无那轻阴搅独愁。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