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破群雄胆,恩藏四海心。
声明三五盛,垂拱九重深。
国论多儒断,天机入睿临。
小臣剺面血,无路洒松林。
威破群雄胆,恩藏四海心。
声明三五盛,垂拱九重深。
国论多儒断,天机入睿临。
小臣剺面血,无路洒松林。
这首挽词以沉稳的笔触,描绘了大行皇帝的赫赫功业与深远恩泽。开篇“威破群雄胆,恩藏四海心”,以“威”字开篇,展现了皇帝在政治舞台上的强势与决断力,震慑群雄,而后以“恩”字收尾,彰显其对百姓的深厚情感与广博胸怀,恩泽遍及四海。这种从刚到柔的转折,既体现了皇帝的雄才大略,也展现了其仁慈为怀的治国理念。
“声明三五盛,垂拱九重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的繁盛景象和深邃的政治智慧。这里的“三五盛”可能暗指盛世的三个阶段或三种繁荣景象,“垂拱九重深”则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在位时,国家政治清明,治理深邃,无需亲力亲为,天下自安的状态。
“国论多儒断,天机入睿临”则点明了皇帝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和决策风格。这里“国论多儒断”表明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广泛听取儒家学者的意见,体现了他尊重知识、重视道德教化的治国理念。“天机入睿临”则暗示皇帝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把握全局,做出英明决策。
最后,“小臣剺面血,无路洒松林”表达了对皇帝去世的哀悼之情。小臣以割面流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却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来祭奠,隐含着对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思和对无法直接表达哀悼之情的无奈。整首挽词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大行皇帝的敬仰与怀念。
具茨四壁无斗储,载行书多常满庐。
胸中嵬垒几石渠,三箧补亡无复馀。
起居谁不解何如,校书著作虚诏除。
元元本本穷古初,雌黄付与金银车。
朅来穷山岁三徂,催科政拙民力苏。
黄童佩犊耕菑畬,戴白未见空欷歔。
焚香晏坐临绮疏,三年不识园中蔬。
迩来结屋聊卷舒,手抄平生未见书。
曼倩两目如悬珠,四十四万何多欤。
较公所得无锱铢,门生校雠谁与居。
我欲从公路郁迂,著鞭何时跨蹇驴。
不求奴饭马青刍,得公奇字归自娱。
谋臣如云将如雨,欲剪天骄奉明主。
御营飞诏肃虎貔,妙略纵横自神武。
谁骑驳马蹄双朱,梦从璜溪亲帝舆。
手提大钺杀两将,日御少却公重扶。
此公堂堂出当国,群盗相看少颜色。
江上鲸鲵尽扫除,草中狐兔无窠窟。
折冲自可销戈兵,寸地尺天归圣明。
帐下偏禆何足数,幕中宾客公独称。
愿资硕画戡祸乱,坐遣四海歌升平。
书生白首亦安用,尚可平戎作短行。
翩翩绮纨子,粲粲洁衣服。
朱门酒肉臭,不饱膏粱腹。
凄迷百草中,得比兰与玉。
手持白瑶琴,欲鼓朱弦曲。
閟兹清庙音,未易可流俗。
名家千里驹,历块步巳独。
妙年振华镳,肯折盐车轴。
中原暗风尘,国步日窘促。
勒铭树高勋,要是一夔足。
期君乃如此,使我安小筑。
北邙何巍巍,高冢如鱼鳞。
慨彼墓中士,中朝称贵人。
万金树丰碑,千金琢麒麟。
自从胡骑入,乱离隔中原。
生者各奔窜,死者衔长冤。
子孙无奠享,白杨悲馁魂。
峨峨缨冠子,往往无丘坟。
举酒西北向,野哭望白云。
我今上先陇,覆杯松下根。
时危不自保,念之殊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