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动止皆春事,灵鹊啾啾不用占。
矮屋燕归曾宿处,高天日出正当帘。
姓名于世缘俱减,岁月劳人祝更添。
为报山中松桂好,几时相访过茅檐。
寻常动止皆春事,灵鹊啾啾不用占。
矮屋燕归曾宿处,高天日出正当帘。
姓名于世缘俱减,岁月劳人祝更添。
为报山中松桂好,几时相访过茅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豁达,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欣赏。首句“寻常动止皆春事”表达了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视为春天般美好的事物,流露出一种乐观与平和的心态。接着,“灵鹊啾啾不用占”一句,通过描述灵鹊的叫声,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无忧无虑,不需要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矮屋燕归曾宿处,高天日出正当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矮屋与高天、燕子归巢与日出正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空间的宽广视野和内心的宁静。矮屋虽小,但燕子的归来让这里充满了生机;高天广阔,日出正帘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姓名于世缘俱减,岁月劳人祝更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认为在世间名声与缘分都已经减少,而岁月的流逝却让人们对生活的祝愿更加增添。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即在名利之外,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为报山中松桂好,几时相访过茅檐”一句,诗人以山中的松树和桂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并邀请朋友们一同前往探访,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
银蟾半露婵娟影,西风早、次第中秋天气。
凉透小帘栊,乍夜长迟睡。
见说灵岩山色好,甚也不浓如归意。归未。
趁西泠载酒,南园寻桂。
还又客里生朝,把金尊绿酒,与谁同醉。
烟雨隔垂虹,望美人秋水。
桃叶妆楼团扇曲,但小草、鸾笺相寄。传示。
送白萍一剪,碧云千里。
满酌离杯,留不住、绣衣行客。
还正是、登车揽辔,慨然时节。
白简才辞乌府去,红尘旋被青山隔。
看弓刀千骑拥秋风,涂阳陌。自不负,心如铁。
著甚语,堪为别。道太柔则废,太刚则折。
任外岂非经济手,得中便是澄清策。
待功成、随诏早归来,从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