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
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两江皎平迥,三山郁骈罗。
南帆望越峤,北榜指齐河。
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长城非壑崄,峻岨似荆芽。
攒楼贯白日,摛堞隐丹霞。
征夫喜观国,游子迟见家。
流连入京引,踯躅望乡歌。
弥前叹景促,逾近勌路多。
偕萃犹如兹,弘易将谓何。
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
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两江皎平迥,三山郁骈罗。
南帆望越峤,北榜指齐河。
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长城非壑崄,峻岨似荆芽。
攒楼贯白日,摛堞隐丹霞。
征夫喜观国,游子迟见家。
流连入京引,踯躅望乡歌。
弥前叹景促,逾近勌路多。
偕萃犹如兹,弘易将谓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远处眺望石头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开篇“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写出了水流的起点与流向,既有静谧又显得遥远,水波荡漾,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紧接着,“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则描绘了早晨阳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景象,清晨的微风轻拂着树梢,让人仿佛闻到了青草和泥土交织的清新气息。
“两江皎平迥,三山郁骈罗”一句中,"两江"可能指的是长江与黄河,或是其他的河流,这里诗人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江河的壮丽和山脉的连绵,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更透露出诗人心中对国家的宽广胸襟。
“南帆望越峤,北榜指齐河”则表达了诗人远眺时的心境,南望与北指之间,是不是在暗示着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未来方向的探索?
随后,“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写出了长城非同小可,峻岭如荆棘,这里的“关扃”指的是边塞要隘,而“襟带抱尊华”则是对中华文化的自豪和认同。
接下来的“攒楼贯白日,摛堞隐丹霞”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化之间的美妙画面,"摛堞"一词更添了一丝神秘与古老之感。
诗人在“征夫喜观国,游子迟见家”中表达了对国家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情深,这里的“征夫”指的是远行的人,“游子”则是久离家乡的旅者,他们心中的情愫交织。
至于“流连入京引,踯躅望乡歌”一句,则是在写诗人归心似箭,思绪如溪流,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京引"可能暗指着一条通往都城的道路,而“踯躅望乡歌”则是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最后,“弥前叹景促,逾近勌路多。偕萃犹如兹,弘易将谓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的美好景色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感受到时间流逝和道路艰辛,这里的“偕萃”一词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抒写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个人对于家国的深切关怀。
皋林媚晴春,宛若绮绣错。
岷江汇洪波,九派悉输约。
仄叠万古矶,悬崖出飞阁。
崖中白衣士,趺坐澹虚泊。
祗苑遗俗氛,岩花自开落。
俯窥群象杳,仰视天宇阔。
昔贤几登临,异代不可作。
朅来奉佳游,转使吏情薄。
欲钓任公鳌,还梦坡仙鹤。
青山何寥寥,白石亦凿凿。
寄谢同心侣,且永今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