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霜月迥,晓起入柴门。
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
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
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
孤舟霜月迥,晓起入柴门。
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
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
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孤舟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独立。霜月迥迥,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暗示了一种清冷淡泊的情怀。晓起入柴门,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是对诗人在山林中漫步时所见所感的描写。簪影指的是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而履痕则是脚印,这两者都是临时易逝、不为世人注意的小事,却被诗人捕捉并赋予了生命和意义。
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是诗人对于周遭自然景观的感受。这里的“浑”字用得极好,既形容了江山的连绵不绝,也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澄明与平静。而“宇宙付无言”则是对万物的沉默和大自 natura 的赞美,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深刻而又宁静的理解。
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与寄托。三更之时,人静夜深,此时梦到春风,是对温暖、生机和美好记忆的向往。而“故园”二字,更是充满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无限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这不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探究。
君不见,园中花,风摧雨折明又葩。
又不见,原上草,雪虐霜彫明又好。
荣枯有前分,信诎亦至理。
茫然一寘之,忧乐淡于水。
漳南始识中丞孙,词峰落楮横阵云。
云是清华旧学士,笔谈程纪徒纷纷。
今日闽海头,明日金銮殿。
请君匣剑看星文,后此相思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