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高总戎移镇高州》
《贺高总戎移镇高州》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十年琼海建旌旄,奠安黎庶赖良图。

专征岂特腾茂伐,甘棠之树已先高。

南极威声驱溟渤,关西巨望称贤劳。

风云吐气有馀奇,胸中兵甲谁可窥。

圯上曾闻有法传,匡时异绩看巍巍。

绣靴画鼓拥康庄,福星今又借高凉。

歌颂万家安寿域,控弦千里凛风霜。

念我曾蒙颇牧知,情深载笔即吹篪。

玉帐帡幪气自温,柳阴借荫心怡怡。

三年别去长相思,又来弹铗诵新诗,首图麟阁效心碑。

(0)
鉴赏

此诗赞颂高总戎在琼海十年的功绩,以旌旄象征其显赫地位,以“奠安黎庶”描绘其稳定民生的成就。诗人指出,高总戎不仅在军事征伐上有卓越表现,其德行也如同甘棠之树,备受尊敬。南极威声,关西巨望,皆是对其威望与影响力的赞誉。风云吐气,形容其谋略深远,难以揣测。圯上法传,喻指其治国理政之道,有望成就非凡业绩。

诗中提及高总戎移镇高州,带来福星般的庇护,使万家安宁,千里之内凛然生风霜之气。诗人回忆与高总戎的深厚情谊,表达对其知遇之恩的感激。在高总戎的领导下,军营气氛和煦,如同玉帐中的庇护,柳阴下更添心怡之情。三年别后,思念不已,如今重逢,诗人欣喜之余,赋诗以表敬意,希望高总戎能像麒麟阁上的功臣一样,留下丰功伟绩,成为心碑的典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吴惠州绎思

皂盖朝天阙,青山道故乡。

高堂开寿斝,酩酊别莆阳。

(0)

偶得寄东所二首·其二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

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

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

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

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许。

得失在斯须,谁能别来去。

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

(0)

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

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

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

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

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

我且毛颖之,安能免濡滞。

书成始大惭,未忍水火弃。

持以付染师,经营卧帷事。

作诗告先生,其契茅君理。

(0)

八月二十四日?作多溺死者

坐忘一室内,天地极劳攘。

颠浪雷殷江,流云墨推障。

高田水灭顶,别坞风翻舫。

大块本无心,纵横小儿状。

江门三两诗,饶舌天机上。

(0)

赵伯颙别驾迎师九江一见欢甚陪款旬日别去因赠二诗道予志兼东翁方伯林宪使旧友·其一

远统王师过九江,劳君候我碧油幢。

几回梦想何时见,一见心从此日降。

舟次匆匆分别驾,樽前草草叙同窗。

凯还有待来春后,重儗联珂会帝邦。

(0)

挽郑侍郎父九十物故

子荣孙显拜恩殊,耄耋年来万事虚。

卫国空传武公颂,济南间却伏生书。

宝函光锁双龙诰,深院尘封驷马车。

太史文章发潜德,美谈千载播乡闾。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