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
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
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以落叶飘零、大雁南飞的景象,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寂寥。接着,“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追忆与敬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回忆了诗人往昔吊唁荆轲时的情景,通过饮酒抒发对英雄的怀念之情。“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描绘了夕阳西下,秋云散开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则通过歌唱和描绘晚山的青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壮志未酬的悲凉。最后,“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不乏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