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祗答公序相国二兄见寄二首·其一》
《祗答公序相国二兄见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前时同出守,星鬓各萧萧。

蹊李伐不食,原禽行自摇。

棹前饶沸浪,蓬处但惊飙。

素愿山林隐,公乎不在招。

(0)
翻译
先前一同外出守卫,我们都已两鬓斑白。
路边李树无人采,野鸟自行飞翔。
船头巨浪汹涌翻腾,小舟处常受狂风惊扰。
我本有归隐山林的愿望,但现在您不在,无人召唤。
注释
前时:先前。
同出:一同外出。
守:守卫。
星鬓:斑白的鬓发。
各:各自。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斑白的样子。
蹊李:路边的李树。
伐:砍伐。
不食:无人采摘。
原禽:野鸟。
行自摇:自行飞翔。
棹:船桨。
饶:多。
沸浪:汹涌的波浪。
蓬:蓬草,此处指小舟。
但:只。
惊飙:狂风。
素愿:一向的愿望。
山林隐:归隐山林。
公:您(对对方的尊称)。
不在:不在这里。
招:召唤。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隐逸理想的抒情之作。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心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前时同出守,星鬓各萧萧" 一句描绘了一种共同度过时光的情景,其中“星鬓”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界中植物随风摇曳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蹊李伐不食,原禽行自摇"则是表现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尽管有果实可食,却选择不食,反而是野禽自由漫步,显露了对自然生存状态的向往。

"棹前饶沸浪,蓬处但惊飙"更进一步描绘出诗人面对狂风巨浪时的平静心态,只是在荒芜之地偶尔被突如其来的飓风所惊扰。这里的“棹”和“蓬”都是野外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增添了一份粗犷与自由。

最后"素愿山林隐,公乎不在招"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明了他更愿意选择远离尘世的山林生活,这里的“素愿”表现出一种纯粹而坚定的愿望,而“公乎不在招”则是在强调这种愿望并非是对外界的召唤或期盼,而是一种自发的选择。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

长河悠悠去无极,百龄同此可叹息。
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
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
一闻陌上苦寒奏,使我伫立惊且悲。
君今得意厌粱肉,岂复念我贫贱时。
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
驱车旧忆太行险,始知游子悲故乡。
美人相思隔天阙,长望云端不可越。
手持琅玕欲有赠,爱而不见心断绝。
南山峨峨白石烂,碧海之波浩漫漫。
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0)

怀南岳隐士

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新霞吐石棱。
终居将尔叟,一一共余登。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
饭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杞榰酒瓮,鹤虱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0)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
未尺数十登,心目风浪翻。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却流至旧手,傍掣犹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万痕。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归,昼眼如黄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门。
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
此诚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语,高天何由闻。

(0)

览崔爽遗文,因纾幽怀

堕泪数首文,悲结千里坟。
苍旻且留我,白日空遗君。
仙鹤未巢月,衰凤先坠云。
清风独起时,旧语如再闻。
瑶草罢葳蕤,桂花休氛氲。
万物与我心,相感吴江濆。

(0)

赠农人

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
劝尔伐桑株,减尔身上服。
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狂飙一入林,万叶不著木。
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结束。

(0)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卑静身后老,高动物先摧。
方圆水任器,刚劲木成灰。
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
时吟尧舜篇,心向无为开。
彼隐山万曲,我隐酒一杯。
公庭何所有,日日清风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