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至当饮酒二首·其一》
《客至当饮酒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0)
注释
墙阴:房子建在墙的阴影处。
闭门:关门不出。
怀我平生友:怀念一生的朋友。
异秦吴:与秦吴地区的山水不同。
杖藜:拄着藜杖。
柴荆:简陋的房屋。
穷通:困厄或显达。
谈笑不相愉:谈笑中并未感到愉快。
古人:古代贤人。
浩荡:无拘无束。
客至:有客人来访。
日月无根株:形容时光如流水,无定所。
翻译
我在墙影下盖了房子,关上门专心读书。
怀念着我一生的朋友,这里的山水和秦吴截然不同。
拄着藜杖走出简陋的家门,虽然没有马车,我并不在意。
困厄还是显达各有乐趣,谈笑间我们并未因此而快乐。
我不再追求古人的境界,而是随心所欲地生活。
客人来了就一起饮酒,时光流逝就像无根浮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涯境遇的态度与选择。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安静、隐逸的氛围,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专注于读书与写作,这是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这里的“友”可能指的是那些理解并分享他这种生活态度的人,而“山水”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与现实世界(“秦吴”)形成对比,表明诗人更偏爱自然与精神的交流。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寒的生活状态和富贵的象征(“马与车”),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条件的超然和不在乎。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表达了不同的人生状态下,对于快乐和兴趣的不同理解,强调了各有所好,不必强求一致。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同时也表明诗人并不羡慕那些古人的豪放,而是愿意随他们精神上的浩荡自由。

最后,“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则是在这种隐逸生活中,对待朋友到来的热情态度,即便是简单的饮酒,也显得格外珍贵。同时,“日月无根株”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但诗人并不为此感到悲哀,反而是对现世享乐持开放态度。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生活中寻得的精神满足与自由。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舟次嘉善县漫兴二首·其一

江郭怜孤往,西风洒客裳。

雨晴林叶润,日暖稻花香。

白发催年迈,沧洲引兴长。

鲈鱼秋正好,归思不能忘。

(0)

月夜同诸友小集二首·其二

寂寞书斋静,柴门喜客过。

开樽还旅坐,对月起高歌。

树影当阶乱,霜华拂袂多。

酒阑宾客散,试问夜如何。

(0)

霜度函口

坠叶满行衣,径草试霜色。

何知山川想,足敌绝尘力。

初暾峰紫摇,浮空夹苍植。

似可就奇光,问之求羽翼。

(0)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二.杨提举维桢.嬉春

选胜明朝陌上花,狂夫已宿黄公家。

连钱夜洗香泥点,团扇新描软縠纱。

燕尾掠人沾绿酒,莺歌随处咒兰芽。

片云南浦不成雨,油幕高搴看晚霞。

(0)

后雁字十九首·其十七

淡墨布层层,痴肥自不胜。

回文低落月,影本暗渔镫。

险句从空搆,秋思与上兴。

悬题天阙迥,为尔费冰兢。

(0)

追和王百谷梅花绝句十首·其四

当时幸免赐官湖,败叶聊遮冷鹧鸪。

有土种梅三百树,焚香无地避催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