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其二》
《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待时花结果,著力杵磨针。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0)
注释
玄珠:象征着珍贵或神秘的事物,可能指修炼或智慧的象征。
掌握:控制、拥有。
成道:道教中指修炼成仙或者悟道。
苦心:辛勤努力,刻苦用心。
待时:等待适当的时机。
杵磨针:比喻坚持不懈的努力,铁杵磨成绣花针。
忘年:忘记年龄,形容老而弥坚。
治世音:喻指能够带来社会安定的声音或人才。
翻译
掌握中的神秘珠子,一旦失去就再也难以寻回。
难道不是为了追求成仙之道,又有谁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
等待时机让花朵结出果实,努力使铁杵磨成针。
多么幸运能忘记年龄,发出能够治理世间的响亮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其二)》。诗中通过对“玄珠”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修道成仙的渴望与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不懈怠力的坚持。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这两句诗意在于珍惜手中的宝贵机会,因为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次得到。这正是作者对于修炼成仙的迫切愿望,以及对此过程中所需承受的艰辛和困苦的深刻认识。

"待时花结果,著力杵磨针。"

诗人通过“待时花结果”暗示等待时机成熟,而“著力杵磨针”则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实践中的不懈怠努力和坚持。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忘年去”意味着超越时间的限制,而“能鸣治世音”则是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发出改变世界的声音,实现心中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在会者顾佥宪溱刘佥宪乔余给谏经梁侍御世骠伦侍御以谅及予也·其二

明月满庭幽,照我紫绮裘。

携手步明月,举白交相浮。

歌声浩无倪,飒飒松桂秋。

情随玉山倒,兴逐银河流。

五君顾我笑,真成鹏鴳游。

(0)

白沙新祠二首·其一

尼山日云雾,叹息弥轸情。

万有何芸芸,虚完本中扃。

好古遗真筌,乃为耳目营。

所以林居子,持此常惺惺。

嗟彼芷与蓠,不同春草荣。

玄穹正摇落,辛勤荐芳馨。

(0)

松谷歌

桂山漫招隐,桃源何渺茫。

何如徂徕松,明堂充栋梁。

君材本是明堂质,昂霄耸壑寥天一。

九皋瑞露饶声闻,三径岁寒偕胶漆。

顾我轻尘弱草同,神交万里尺书通。

何时九顶南岷下,共听陶家一枕风。

(0)

狼山凯歌·其三

按辔收兵枫树林,绝流飞渡早传音。

风前鹢退吴山静,月下龙吟江水深。

(0)

题渔娃图

碧玉声沉?井边,绿珠魂断舞楼前。

风流毕竟输渔父,醉拥渔娃尽日眠。

(0)

高峣村除夕

海滨戎旅久忘归,独对朝岚与夕霏。

莎径晴沙采樵路,柴门春水钓鱼矶。

太平时节身难遇,流转风光赏莫违。

街鼓市尘浑隔断,村舂邻火自相依。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