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更无梦到楼西。
为道潘郎文采,渐减当时。
惟有年年今夜,多情月、长照虚帷。
尘封处,犹余锦瑟,长与人齐。
天涯又逢肠断,正晚花庭榭,萤点罗衣。
香篆里、初温玉茗,小荐红栀。
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
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
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更无梦到楼西。
为道潘郎文采,渐减当时。
惟有年年今夜,多情月、长照虚帷。
尘封处,犹余锦瑟,长与人齐。
天涯又逢肠断,正晚花庭榭,萤点罗衣。
香篆里、初温玉茗,小荐红栀。
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
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意象丰富的画面,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词的上片通过“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描绘了往昔繁华不再的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更无梦到楼西”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而“潘郎文采渐减当时”则寓言了才情的衰退。
下片转入对当下情境的描绘,“天涯又逢肠断”描绘了词人在异乡的孤独,晚花庭榭和萤火虫的点缀更添凄凉。“香篆里、初温玉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红栀的献祭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祭奠。“惆怅十三年事”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过去十三年的感慨,而“鬓已成丝”则揭示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
结尾“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时光比作流水般流转,灯光在秋夜中变换,暗示词人正在以新的诗词篇章告别过去,寄托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