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怀宗御容歌》
《明怀宗御容歌》全文
清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甲申三月国大变,贼骑横行满京甸。

百官狂走内竖降,九门洞开人不战。

烈皇平明起太息,独自击钟向前殿。

左右顾视无一人,公主饮剑情割断。

身殉社稷在煤山,血诏留衣发掩面。

后来渴葬向玄宫,六十年间市朝换。

宁知遗像今尚存,天人眉宇臣民见。

黄袍白铠玉几陈,端然帝座赫百神。

龙髯一尺怒欲拂,似愤当日无忠臣。

况值万方苦兵革,郁陶犹疑见颜色。

直是忧勤一片心,纵有丹青画不得。

史相可法涕泣绘此图,军前跪拜激顽夫。

翠华金根走姑孰,雕戈铁骑围江都。

惜哉孤城卒难守,空将报国心肝剖。

敕印亲文贺总戎应昌,指挥卓焕捧御容。

真州欲往飞梁断,完节自赴波涛中。

指挥平生节自矢,因奉御容不敢死。

至今从子藏宝函,挂出天颜真尺咫。

忆昨路经思陵东,松桧飒飒来阴风。

鼎湖龙驭去不返,金盘谁荐樱桃红。呜呼!

国家养士三百载,杀身成仁几人在?

羡君忠孝聚一门,永与此图垂勿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明怀宗)的悲壮一生,以及其御容(遗像)流传后世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崇祯皇帝在国家危亡之际的决绝与忠诚,以及其遗像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存在。

诗的开头描述了明朝末年国破家亡的惨状,崇祯皇帝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独自面对国家的命运,最终选择殉国以保社稷。诗中提到的“身殉社稷在煤山”、“血诏留衣发掩面”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崇祯皇帝的英勇与悲壮。

接着,诗人通过“后来渴葬向玄宫,六十年间市朝换”这一句,表达了对崇祯皇帝遗像在历史变迁中依然存在的感慨。即使时间流逝,社会更迭,但崇祯皇帝的形象依然被铭记,成为后人追思的对象。

“宁知遗像今尚存,天人眉宇臣民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崇祯皇帝遗像的影响力,它仿佛能跨越时空,让后人直接感受到皇帝的神情与意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黄袍白铠玉几陈,端然帝座赫百神”等描绘,展现了崇祯皇帝遗像的庄严与神圣,仿佛他依然坐在帝位上,注视着国家的命运。诗人特别提到“龙髯一尺怒欲拂,似愤当日无忠臣”,表达了对崇祯皇帝未能得到忠臣辅佐的遗憾,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

最后,“史相可法涕泣绘此图,军前跪拜激顽夫”等句子,赞扬了历史人物对崇祯皇帝形象的尊重与敬仰,以及他们为了保护这份遗产所做出的努力。诗中还提到了“翠华金根走姑孰,雕戈铁骑围江都”等场景,再现了崇祯皇帝在位时的辉煌与动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崇祯皇帝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后人对这位末代皇帝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忠孝精神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推崇。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吉水县黄埙母欧阳氏挽词

欧桂望螺川,遗风女亦贤。

勉夫于两造,教子以三迁。

彤管言无间,金籯业有传。

好营高燥地,置此万家阡。

(0)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其十

我畏讥谗口屡缄,独公嗜好不酸咸。

每倾苦酒思谈笑,万里何由奠巽严。

(0)

端午帖子·其二皇帝阁

民寿休颁朮,人淳罢赐枭。

尧贤不遗野,楚些岂劳招。

(0)

端午帖子·其五太上皇后阁

两宫眉寿古来稀,节物年年盛禁闱。

桃印巧镌虫篆古,艾针斜映虎形威。

(0)

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后阁

雾縠含风细,云绡叠雪香。

虽膺天下养,犹服浣衣裳。

(0)

道中忆胡季怀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

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