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劳人肉,一蔬聊自厌。
治瓜红杏蜜,烧豆紫苏盐。
鱼骨占风雨,鹑羹试苦甜。
瓦盆吾愿足,时复喜丁添。
不羡劳人肉,一蔬聊自厌。
治瓜红杏蜜,烧豆紫苏盐。
鱼骨占风雨,鹑羹试苦甜。
瓦盆吾愿足,时复喜丁添。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农夫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首句“不羡劳人肉,一蔬聊自厌”,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认为一顿简单的蔬菜足以满足内心的满足感,不羡慕那些劳碌奔波以获取更多物质的人。接着,“治瓜红杏蜜,烧豆紫苏盐”两句,通过描述种植和烹饪的过程,展现了农夫们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食物的精心准备,体现了对自然馈赠的珍惜。
“鱼骨占风雨,鹑羹试苦甜”则进一步展示了农夫们的智慧与生活情趣。在风雨来临前,他们利用鱼骨来预测天气变化,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利用;而尝试用鹑肉制作羹汤,并品尝其苦甜,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瓦盆吾愿足,时复喜丁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满足,以及对家庭成员团聚的喜悦。瓦盆虽简陋,却能承载着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感,而每当家庭成员增加,这份喜悦便更加丰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夫们朴实无华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家庭的深厚情感。
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
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
夭矫长松千岁,上有泠然天籁,清响眇难收。
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
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
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
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岭外分携处,离觞话远途。
黄花看不足,寒雁去何孤。
农圃非吾业,衣冠本世儒。
应当慎行止,无使世氛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