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梅树老槎牙,初放枝头一两花。
便是春光先漏泄,其如暮景已横斜。
西湖处士吟情在,东里先生心事赊。
清足亭前无限好,五更魂梦定还家。
后园梅树老槎牙,初放枝头一两花。
便是春光先漏泄,其如暮景已横斜。
西湖处士吟情在,东里先生心事赊。
清足亭前无限好,五更魂梦定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之士对春天到来的感受和他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
"后园梅树老槎牙,初放枝头一两花。"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自己后园里的梅树已经长得古老了,但春天到来时,它们的枝头上仅有寥寥几朵花开,这种生长状态恰似人生的某个阶段,既显示出梅树的顽强,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静谧。
"便是春光先漏泄,其如暮景已横斜。"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春天阳光与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和留恋。
"西湖处士吟情在,东里先生心事赊。"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同样怀抱雅致生活的朋友们的情感寄托。他们或许住在西湖边,或许居住在东里,但都有各自的心事和情感纠葛,这些情感在春天这个季节中被无声地诉说。
"清足亭前无限好,五更魂梦定还家。"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赞美,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归属感的渴望。在静谧的夜晚,诗人的灵魂在梦中寻找着归宿,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家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