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孤棹泊钱塘,去岁三湘送雁行。
万里归来犹是客,一身强健即为乡。
土牛鞭里春先到,野马尘中日又长。
独喜故园茅屋在,小山松桂未全荒。
前年孤棹泊钱塘,去岁三湘送雁行。
万里归来犹是客,一身强健即为乡。
土牛鞭里春先到,野马尘中日又长。
独喜故园茅屋在,小山松桂未全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虽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的情感。首联“前年孤棹泊钱塘,去岁三湘送雁行”以时间顺序展开,通过“孤棹”和“雁行”的意象,营造出诗人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万里归来犹是客,一身强健即为乡”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虽然历经万里,但对故乡的思念并未减退,即使身体强健,也依然将故乡视为心灵的归宿。
颈联“土牛鞭里春先到,野马尘中日又长”进一步深化了季节更替与时光流逝的主题。通过“土牛鞭”这一传统习俗象征春天的到来,而“野马尘中日又长”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的忙碌与变化。尾联“独喜故园茅屋在,小山松桂未全荒”收束全诗,诗人独喜于故园茅屋尚存,小山上的松树与桂树也未完全荒芜,这既是对故乡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生活状态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大隐与小隐,城市异山林。
岂徒贵隐迹,并得隐者心。
心迹既高尚,不受尘土侵。
若人抱姱节,早已抽华簪。
泉石閟幽趣,于焉事追寻。
霜松落疏影,暝鹤有遗音。
刈秫作美酒,适兴成孤斟。
悠然任天性,手弄焦桐琴。
紫云近接眼,晴空露微岑。
结庐何必广,出处计已深。
吁嗟慕彭泽,高风古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