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市何曾梦,山林自结庐。
清幽无俗事,萧洒类僧居。
地锁苔痕润,池窥竹影疏。
每番新雨过,门外水成渠。
朝市何曾梦,山林自结庐。
清幽无俗事,萧洒类僧居。
地锁苔痕润,池窥竹影疏。
每番新雨过,门外水成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清幽自然环境的向往,通过“何曾梦”和“自结庐”,传递出一种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决心。“无俗事”则突显了诗人对于脱离尘嚣、远离人间纷争的愿望。
“萧洒类僧居”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环境之清净,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佛家清修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地锁苔痕润”和“池窥竹影疏”,展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以及对自然美感的深刻体验。
最后两句“每番新雨过,门外水成渠”,则通过新雨过后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林图画,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持续的生活节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江影浮空阔,江水拍天流。
山藏地秘,伟观须是伟人收。
闻道烟斜雨暗,还留月底风边,墨客一凝眸。
阑槛随指顾,江海还生秋。
绣帘卷,开绮宴,翠香浮。
邹枚宾从俱咏,韵闲出嘉谋。
点点群山吴楚,历历三州灯火,潮落没沙鸥。
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
玉景明心,木鸡修性,要须和会三家。
未知头面,何处认摩耶。
自有身中异境,藏巨浪、一点笼纱。
升沈际,难将赋得,有限逐无涯。
时时,须点检,随缘遣性,何更兴嗟。
那浩然独得,迥绝痕瑕。
妙占熙风惠日,乘正气、三缕明霞。
真机运,连环放下,无处不光华。
白氎行缠,青巾包结,几年且混常流。
寰中谁见,心地自清幽。
雨散崑崙顶上,香润遍、琼圃无忧。
灵芽长,如今寒暑,饥渴总何愁。
诸公,须著力,尘缘扫尽,师旨坚求。
看天边、飞金走玉难留。
住个庵儿不大,争恋得、月馆青楼。
台山里,从人一任,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