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为韵赋小诗十章·其七》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为韵赋小诗十章·其七》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阳卉不复腓,研沼冰初结。

云日弄寒姿,晶光互明灭。

双扉风自掩,陋巷人迹绝。

庭鸟忽自飞,苍松落残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雪后山斋内的一幅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变换与山斋内的宁静氛围。

首句“阳卉不复腓,研沼冰初结”,描绘了冬日阳光不再温暖,使得草木凋零,池塘开始结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静寂的氛围。

接着,“云日弄寒姿,晶光互明灭”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云朵在寒日下变幻着姿态,阳光透过晶莹的雪花,时隐时现,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双扉风自掩,陋巷人迹绝”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斋内的寂静。风吹动门户自行关闭,巷子中人声稀少,只有风声与雪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之感。

最后,“庭鸟忽自飞,苍松落残雪”两句,以鸟儿的突然飞起打破了静谧,与之前所描绘的静止画面形成对比,增加了动感。同时,苍松上残留的雪花随风飘落,不仅丰富了画面的细节,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之美以及山斋内独特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汤涧松诞日次韵·其二

白社非陶社未光,可堪长笛怨山阳。

多君弄置当年调,留得横斜满树香。

(0)

重阳后日陈洪斋邀酌补菊节

小睡不知重九过,洪斋唤饮菊花杯。

极烦开径同三益,尚费携壶上玉台。

未拟升沈皆自得,可怜风雨不时来。

干戈未息闾阎斗,争得逢人笑口开。

(0)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其二

昔年登眺与君同,万丈挥毫洒碧峰。

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

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

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

(0)

赠俞邑博归浙

教出吴兴有正传,春风门巷蔼新弦。

东山乔梓堪梁栋,西浙柔桑暗石田。

畏此简书来郑重,美非吾土尚迟延。

六桥花柳孤山鹤,尘梦今朝洗玉泉。

(0)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其五

槿榴十月不知霜,摇弄山光与水光。

造物似留春色在,讴歌无那老怀长。

琼浆曲士新开榼,云锦天孙为织裳。

花下一觞还一咏,年年诸老共登堂。

(0)

同年黄榕庵寿日投寄·其一

沐罢新梳白发时,软鞋单袜趁秋迟。

再从龙岭占佳气,四度芳辰出古稀。

白社黄炉终老计,桂花兰玉后生期。

脚跟逐我山南北,拈起枯藤捷似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