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黍堆盘酒满壶,喜逢佳节泛菖蒲。
门高不碍齐公子,江阔难寻楚大夫。
昔荷圣恩颁彩扇,今随乡俗佩灵符。
豪华争剪寒皋舌,谁向丹山问凤雏。
角黍堆盘酒满壶,喜逢佳节泛菖蒲。
门高不碍齐公子,江阔难寻楚大夫。
昔荷圣恩颁彩扇,今随乡俗佩灵符。
豪华争剪寒皋舌,谁向丹山问凤雏。
这首明代诗人王越所作的《端午》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以“角黍堆盘酒满壶”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端午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美酒的欢乐氛围。接着,“喜逢佳节泛菖蒲”一句,点出了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划龙舟和佩戴艾草、菖蒲以驱邪避疫,增添了节日的仪式感。
“门高不碍齐公子,江阔难寻楚大夫”两句,运用典故,将古代的齐国公子和楚国大夫融入端午节的情境中,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寓意着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
“昔荷圣恩颁彩扇,今随乡俗佩灵符”则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尊重,从古代帝王的恩赐到现代民众的习俗,展现了端午节从宫廷到民间的广泛流传。
最后,“豪华争剪寒皋舌,谁向丹山问凤雏”两句,通过对比豪华的庆祝方式与深邃的文化思考,表达了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寒皋舌可能是指端午节期间食用的粽子,而“谁向丹山问凤雏”则借用了凤凰的传说,暗含了对端午节背后深厚文化意义的追寻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
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
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
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
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
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
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
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
花落闲祠谢古春,莲帏瑶席掩香尘。
空山夜夜星河远,芳渚年年蘅杜新。
霞舒雾卷凝光彩,笑语无闻复谁待。
泠风几度引舟回,宛似蓬莱隔烟海。
猿叫枫林鱼跃波,桂旗翻翠暮寒多。
女巫伫望飞裙度,独奏空侯引曼歌。
椒觞奠罢沉玄璧,鸟没遥天湛空碧。
遗情不结楚台云,世人何处寻踪迹。
《圣姑庙》【明·高启】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花落闲祠谢古春,莲帏瑶席掩香尘。空山夜夜星河远,芳渚年年蘅杜新。霞舒雾卷凝光彩,笑语无闻复谁待。泠风几度引舟回,宛似蓬莱隔烟海。猿叫枫林鱼跃波,桂旗翻翠暮寒多。女巫伫望飞裙度,独奏空侯引曼歌。椒觞奠罢沉玄璧,鸟没遥天湛空碧。遗情不结楚台云,世人何处寻踪迹。
https://shici.929r.com/shici/sInTG3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