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

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éiliángshàngrénguīrùnzhōu
táng / duān

shīpiānlèiyòusòngshàngrénguī
shìtónggāoxúnxiānchēnghuài

xíngjiāngcǎoduǎnzuòhǎifān
zhèngbèikōngménlínjiěwéi

翻译
我尝试模仿诗歌却与众不同,此刻为友人送别归去。
如同寄居世间的一只高洁鹤,追求仙道的我身着破旧衣物。
在雨中行走,江边草木显得更短,夜晚静坐,海上的船帆稀疏可见。
我深陷佛门束缚,如今在岔路口恳求解脱困扰。
注释
拟诗:模仿诗歌。
不类:与众不同。
上人:指修行人或有德行的人。
归:归去,离开。
寄世:寄居于世。
高鹤:比喻高洁的品质。
坏衣:破旧的衣服,象征简朴生活或修行人的朴素。
雨行:在雨中行走。
江草短:形容雨后草木显得更短。
露坐:在月光下静坐。
海帆稀:描绘夜晚海上船帆稀少的景象。
空门:佛教用语,指佛教。
缚:束缚。
临岐:面临岔路口。
乞解围:请求解除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送惟良上人归润州》。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于修行者的敬仰之情。

“拟诗偏不类”,开篇即表明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与常态不同,可能是因为送别的场合让他感到格外沉重。"又送上人归",则点出诗的主题,是送别一位修行者返回润州。

“寄世同高鹤”,这里的“高鹤”比喻着修行者的清高脱俗,与世俗生活保持距离。而“寻仙称坏衣”,则是对这位修行者穿着简陋,却依然坚持求索真理的赞美。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描绘送别时的氛围。细雨中江边的野草显得萧瑟,而远处的大海上船帆稀少,这些景象都增添了离别时的寂寞和淡淡忧伤。

"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这里“空门”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定,修行者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反而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束缚。"临岐乞解围"则是诗人向这位即将离去的朋友请求,在他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得到解脱和指引。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坚守精神追求的钦佩,以及对友情深厚的不舍。语言简洁自然,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卓民逸还越中民逸以善书客翰林者三年至是得请告归

送君尊酒发都亭,亭下春深柳色青。

别思漫萦风里絮,浮生惯学水中萍。

客程兰棹天边远,旧业柴扉海上扃。

若向山阴逢道士,也应为写换鹅经。

(0)

中秋与刘大会温陵因寄舍弟

相逢斗酒粤江滨,客里襟期有故人。

天上几回今夜月,此生空笑百年身。

且须纵醉清尊倒,漫说忧时白发新。

却忆雁行同赏处,故山回首一沾巾。

(0)

赋得骢马送黄采巡按北京兼寄萧福王选二豸史·其一

锦勒玉花骢,长鸣向北风。

已看千里去,坐觉万群空。

喷玉燕山远,鸣銮蓟水通。

使君同揽辔,早晚奏奇功。

(0)

题金道士丹室

石洞扫烟霞,仙坛覆落花。

人间寻鹤侣,天上驻鸾车。

瑶圃桃成实,金盘枣似瓜。

待予休物累,从尔问丹砂。

(0)

咏毛女

拂黛逃秦苑,羞蝉入汉年。

羽毛滋异药,山谷遇真仙。

夜月思金屋,春风漱玉泉。

折花寿王母,嬴女解相怜。

(0)

呈陈司马

大将分雄阃,名卿出上台。

六韬资庙略,万里扫炎埃。

铁骑如云集,楼船际晓开。

月将弓影满,霜逐剑锋摧。

宠赉当阳节,人怜定远材。

指麾停羽箑,谈笑许龙媒。

铜柱功宁羡,金台志不回。

岂伊专钺斧,更尔赖盐梅。

自笑疲驽甚,聊因附骥来。

未携孙楚策,屡接祢衡杯。

汲引宁忘自,吹嘘幸见陪。

酬恩看玉剑,千里动风雷。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