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无梦绕秦关,日绝尘劳夜更閒。
云吐月来看不厌,风吹雪散酒初阑。
残更诗思碧窗静,半夜琴声绛蜡寒。
布被茅堂从坐卧,浪无羁束漫成欢。
沧溟无梦绕秦关,日绝尘劳夜更閒。
云吐月来看不厌,风吹雪散酒初阑。
残更诗思碧窗静,半夜琴声绛蜡寒。
布被茅堂从坐卧,浪无羁束漫成欢。
此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首句“沧溟无梦绕秦关”,以“沧溟”象征广阔的内心世界,与“秦关”形成对比,暗示诗人远离世俗纷扰,心灵得以自由飞翔。接着,“日绝尘劳夜更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摆脱日常烦恼后的宁静生活。
“云吐月来看不厌,风吹雪散酒初阑”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诗人的闲适心情。月光透过云层,风吹雪散,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诗人的夜晚增添一抹诗意。而“酒初阑”则暗示了饮酒后的微醺状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融。
“残更诗思碧窗静,半夜琴声绛蜡寒”描绘了诗人深夜创作的场景。在寂静的夜晚,窗外的景色与室内的情境相映成趣,诗思如泉涌,琴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碧窗静”和“绛蜡寒”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渲染了环境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布被茅堂从坐卧,浪无羁束漫成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在简朴的居所中,诗人随心所欲地坐卧,没有世俗的束缚,享受着内心的欢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蝮蛇横海沈鳌极,宵旰十年坐亡国。
煤山风雨悬高枝,龙髯一去攀不得。
箕尾晶晶射霄汉,骂贼舌在光如电。
高皇孝皇灵有无,血泪模糊眼中见。
左携《国殇》右《山鬼》,毅魄千秋长不死。
荒陵月黑魂归来,青磷照树阴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