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朝之望,平生勇所为。
赤心逢谊主,皓首弃明时。
路入皇宫近,谁将画翣移。
有人号欲绝,莫诵蓼莪诗。
旧德朝之望,平生勇所为。
赤心逢谊主,皓首弃明时。
路入皇宫近,谁将画翣移。
有人号欲绝,莫诵蓼莪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蹇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逝者的描述,展现了其忠诚与高尚的品德。
首句“旧德朝之望”,赞扬了逝者在朝中的崇高声望和深厚德行,暗示其曾是众人敬仰的领袖人物。接着,“平生勇所为”则点明了其一生勇敢行事,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赤心逢谊主”一句,生动描绘了逝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君主的忠诚,其赤诚之心如同火焰般燃烧,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坚定不移地追随君主。而“皓首弃明时”则表达了其在年老之时仍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即使在明时也选择放弃,保持独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
“路入皇宫近,谁将画翣移”两句,通过描绘逝者进入皇宫的道路,以及画翣(古代丧葬礼仪中用于引导灵柩的器具)的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逝者身份的尊贵和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
最后,“有人号欲绝,莫诵蓼莪诗”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切哀痛,甚至有人悲痛到几乎无法言语的地步。同时,劝告人们不要吟诵《蓼莪》这样的哀歌,可能是因为希望逝者能够安息,不愿再让其承受更多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通过对其品德、行为的赞美,以及对后世的警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勇敢、坚守道德的崇尚。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旧闻但觉生米矶,新游更见黄连石。
石边矶上有轩窗,万里一时来咫尺。
人人共说梅花好,试问梅花好奈何。
到底物名嫌太甚,市区酒肆尽东坡。
临汝差池再,长沙邂逅初。
飘零渠念我,留滞我嗟渠。
盘礴虽云久,追随固若疏。
未知从此别,后会复何如。
君叹父兄别,我嗟朋友疎。
穷冬仍远道,异县复离居。
仅得追随再,何由怀抱摅。
因来湖外使,为寄海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