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重过谢公楼,千里离心感旧游。
江上行人孤笛晚,路傍离黍几家秋。
浮云世事如春梦,流水年光易白头。
别后芳原那可问,寒?野鸟自堪愁。
十年重过谢公楼,千里离心感旧游。
江上行人孤笛晚,路傍离黍几家秋。
浮云世事如春梦,流水年光易白头。
别后芳原那可问,寒?野鸟自堪愁。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西林感旧》表达了诗人多年后重游旧地时的深深感慨。首句“十年重过谢公楼”,点出时间跨度,十年后再访,足见对往昔的怀念。次句“千里离心感旧游”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千里之外的行程中,旧日游历的记忆涌上心头。
“江上行人孤笛晚”描绘了江边行人的孤独与夜晚笛声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怀旧的氛围。接着,“路傍离黍几家秋”以路边稀疏的稻谷和秋意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
“浮云世事如春梦”运用比喻,将世事比作春梦,表达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触。而“流水年光易白头”则直接写出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最后两句“别后芳原那可问,寒?野鸟自堪愁”以自然景象收束,诗人感叹别后故地的变迁,连询问昔日美景的对象都无处可觅,只能听见寒鸦的哀鸣,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画楼十万春烟浓,断钗零黛无小红。
银筝滥谱不堪听,杜牧情如阮籍穷。
谁家阑杆六曲好,帘底香深倚窈窕。
绿睇穿梧凤子纤,茜衫飐竹莺儿老。
莺儿凤子秋心多,暮雨桃花吹梦过。
晓苔腻席湘妃瑟,夕露飘星织女河。
孙郎对酒颜微酡,不唱秋娘金缕歌。
不歌明月前溪曲,醉倚帘眉护凉烛。
烛光剪翠一帚梧,帘影筛波几竿竹。
未愁霜紧莺魂消,但愁叶落蝉鬓彫。
曲边天远江山碧,何处松陵十四桥?
青天高高不可穷,朔风万里飘一鸿。
鸿飞飘飘过大海,岛屿苍茫城郭改。
城中有客抱玉琴,窅然其思秋烟深。
不媚人作下里之曲,不操古为猗兰之音,琅玕无凤明月阴。
对面一尺有幽壑,白猿含睇同沈吟。
孤灯萧萧,门外风雨。
年残未归,怅亦谁语,今夜胡为独梦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