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参天列几株,深笼萧寺翠模糊。
爱听猿啸来三峡,肯放渔舟出五湖。
羁马玩鹅傲颠米,清风明月友髯苏。
逢人若问终归处,指点青山半有无。
古树参天列几株,深笼萧寺翠模糊。
爱听猿啸来三峡,肯放渔舟出五湖。
羁马玩鹅傲颠米,清风明月友髯苏。
逢人若问终归处,指点青山半有无。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深藏于萧寺之中的秋日山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静谧与生机的画面。首句“古树参天列几株,深笼萧寺翠模糊”,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氛围,古树高耸,翠绿的枝叶在寺院中交织成一片模糊的绿色海洋,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爱听猿啸来三峡,肯放渔舟出五湖”两句,通过猿猴的啼声和渔舟的行踪,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猿啸声声,似乎穿越了三峡的险峻,渔舟则在广阔的五湖中自由航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隐含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羁马玩鹅傲颠米,清风明月友髯苏”两句,诗人以“羁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被束缚,却依然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如“玩鹅”般自在,不为外物所累。同时,“清风明月”与“友髯苏”构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友情,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逢人若问终归处,指点青山半有无”两句,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思考。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以青山为指引,暗示着无论身在何处,内心总有属于自己的归宿,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雪晴冰泮春生,卧龙跃破重湖浪。
乘时送喜,灵光辉焕,人间天上。
舞榭春融,歌楼月满,尽怀欢畅。
听钲铫共奏,太平风景,尊中酒、休多让。
蓦地轰雷惊放。恣回旋、星流云荡。
沧溟望□,玉京应在,谁探珠藏。
瑞凤斜骞,祥鸾轻翥,竞呈嘉贶。
问何人、巧思飞腾神物,使行诸掌。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
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
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
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
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濛濛疏雨,渐敲朱户,西风吹逗帘旌。
深阁昼眠,重帏暗锁,莺啼残梦偏惊。春尽絮飞轻。
共海棠落去,千片无声。
此际魂销,但将离恨寄春行。清池水上桥横。
被行人遮住,隔岸初晴。
斜日树边,檐前燕子,衔泥虚傍雕楹。人倚越山屏。
是为花憔悴,减却芳情。
冷落香篝,又随云想度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