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水景中的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开篇“春水迷天”立即设定了一个水乡春日的画面,水天一色,春意盎然。紧接着“桃花浪、几番风恶”,则透露出一丝春日里的不安与动荡,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中,云起山遮,晚风再起,更添了一份萧瑟之感。接下来的“绿卷芳洲生杜若”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数帆带雨烟中落”一句,通过雨中的帆影,勾勒出水乡春日的迷离气氛。随后的“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漂泊生涯的哀愁。
“寒犹在,衾偏薄”一句,透露了诗人的生活处境,春日里仍有寒意,却因物质条件有限,只能盖着单薄的被子。接着的“肠欲断,愁难著”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下的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一句中,诗人通过倚靠在简陋的窗前,无寐之睡,与酒为伴的孤独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愁绪与孤独感。而“寒食清明都过却”则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即便是清明时节,也只能凄凉地度过。
最后,“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一句中,对于年轻时的承诺与梦想的回忆充满了怜悯,同时对远方的小楼和归舟的渴望,以及诗人自己在外漂泊如同被风雨摧残的树木一般,内心的悲凉达到了顶点。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