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笼珍果望还赊,报我真应愧木瓜。
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
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
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
翠笼珍果望还赊,报我真应愧木瓜。
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
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
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曰川馈无花果答丝瓜之赠叠前韵》。诗中以无花果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赠送丝瓜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无花果这一意象,抒发了对友情、品德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翠笼珍果望还赊”,描绘了一幅翠绿的果篮中装满了珍贵果实的画面,既展现了无花果的珍贵,也暗示了友人赠送的深情厚谊。接着,“报我真应愧木瓜”一句,运用了“木瓜报”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慷慨赠礼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自谦地表示自己难以回报如此厚礼,如同木瓜之于桃李,难以相匹。
“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品尝无花果时的情景。采摘时担心果实沾湿了秋天的小径,品尝时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夜灯斜照,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无花果美味的享受,更蕴含了珍惜时光、感恩生活的哲思。
“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无花果的“实德”(实际的品德和价值)与“浮华”(表面的华丽和虚伪)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这不仅是对无花果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友情、品德以及生活中真正美好事物的颂扬。
最后,“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一句,将无花果与建溪茶进行对比,强调了无花果的独特魅力和清新的诗篇同样能够满足内心的渴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无花果美味的欣赏,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推崇,认为它们都能在不同的层面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无花果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赠送丝瓜的感激之情,更深入探讨了友情、品德、生活哲理以及艺术之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涵空斜照,掠水轻岚,满天红叶。
雁泊平芜,凫依乱荻声唼唼。
寂寞金井梧桐,渐辘轳伊轧。
明月纱窗,夜寒孤枕应怯。
吟老西风,笑衰髯、顿疏如镊。
锦笺勤重,频剔兰灯自阅。
多谢征衫初寄,尚宝香熏箧。
愁忆家山,梦魂飞度千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