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铜雁足镫歌为半槎赋》
《汉铜雁足镫歌为半槎赋》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古风

蒲阪首山青逶迤,黄帝鼎成龙胡垂。

战且学仙事绝奇,茂陵刘郎始祝釐。

流传奕叶敦书诗,犹崇祀典敞云楣。

妍娥无姅夕侍祠,金釭如虹掺手携。

望灵之来月出时,神光下属风帔帷。

翩然而逝不可期,劳心悄兮煎蚖脂。

阴精沙麓祚始衰,效祥安得斋房芝。

后代蛤彩莹琼肌,不照绿绨方底儿。

此镫行第人见之,细数瑶琴弹冰丝。

铭字俨如沙画锥,内者啬夫椽丞令。

年是竟宁嗟已竟,制器尚象古示儆。

随阳有序亦天性,铜花涵碧秋水净。

雅胜羊头与凤柄,夜凉可亲宜放郑。

千年瓠史寄间评,君家自发短檠咏。

(0)
鉴赏

这首清代厉鹗的《汉铜雁足镫歌为半槎赋》描绘了一种古老的汉代铜雁足镫,它似乎与历史上的黄帝神话和茂陵刘郎(指汉武帝)的祈福有关。诗人赞美了灯具的精致工艺,尤其是其造型优美,犹如嫦娥仙女在月夜中侍奉神灵,灯笼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灯的铭文古朴而深沉,仿佛沙画中的锥形文字,记录着岁月和官职的痕迹。

灯具的制作年代追溯至竟宁年间,体现了古人对古制的尊重和警示。它的设计遵循自然规律,铜质在秋水中映照出碧绿的影子,显得高雅胜过羊头和凤柄灯。在清凉的夜晚,这盏灯给人以亲近感,如同郑声般宜人。灯具的历史价值也被提及,它是千年文化传承的见证,诗人自家也有咏叹其美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灯具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柔桑陌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

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0)

白鹤亭

萧散林下风,霜毛极清润。

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

(0)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其五

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

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

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

斯须客辞去,趺坐对馀芬。

(0)

登玉霄亭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0)

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作此赠宏甫

一觞相属费招呼,况复吾宗揽辔初。

春雨春风俱作恶,溪南溪北顿成疏。

刻残红蜡君哦句,挑尽青灯我读书。

细故乖违犹似此,功名不必问何如。

(0)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其一

吾家今小阮,有使附书频。

唤起南柯梦,持来北苑春。

顾余多下驷,况复似陈人。

不是能分少,其谁遣食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