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
《冬夜》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高阁寂已夕,清阴淡如雾。

林塘正寥落,霜月转幽素。

蕴真非境累,赏胜由神悟。

倚户望西园,无人共微步。

(0)
鉴赏

这首《冬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冬夜景象。诗人薛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高阁的寂静与清幽,以及霜月映照下的林塘之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高阁寂已夕”,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高阁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清阴淡如雾”一句,通过“清阴”与“雾”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光线柔和、朦胧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神秘氛围。

接着,“林塘正寥落,霜月转幽素”进一步扩展画面,将视线从高阁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观。林木稀疏,池塘空旷,霜月洒下一片银白,整个场景显得既清冷又幽静,透露出一种深秋或初冬特有的寂寥之美。

“蕴真非境累,赏胜由神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他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世界,而在于心灵的领悟与感知。只有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倚户望西园,无人共微步”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他独自倚靠门户,凝望西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似乎意识到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无人能与他共享这份静谧与思考。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冬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静谧夜晚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反思的心境。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虎丘六绝句·千人坐

听经人散藓花深,千古谁能更赏音。
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

(0)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

孤云野鹤本无求,刚被差充粥饭头。
担负一蒫牙齿债,钟鸣鼓响几时休。
冒雪敲冰乞米回,斋堂如海钵单开。
众中若有知恩者,一粒何曾咬破来?
千里驱驰出为人,颜容消瘦老于真。
食轮转後无余事,莫学诸方转法轮。
何时平地起浮图,化得冬粮但付厨。
推倒禅床并拄杖,饥来吃饭看西湖。
殿中泥佛已丹青,堂上禅师也画成。
笑我形骸枯木样,无禅无佛太粗生!

(0)

九月十九日衙散回,留大将及幕属,饮清心堂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後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开边吾岂敢,自治有余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上四下离}倒。
余闲校笔阵,刻烛龙蛇扫。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0)

口號

我是蘇州监本獃,與爺上壽獻棺材。
宗室元來是皇族,雨下水從屋上來。

(0)

九月十日南出见梅

五斗留连首屡回,来寻南涧濯尘埃。
春风直恐渊明去,借与横斜对菊开。

(0)

雷洞坪

行人魄动风森森,两崖奔黑愁太阴。
不知七十二洞处,侧足下窥云海深。
闻有神龙依佛住,枨触须臾召雷雨。
两川稻熟须好晴,我亦闲游神勿惊。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