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
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
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
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
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
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
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
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访王广文》,通过对友人王广文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未是闲时节"暗示了尽管时令并非清闲,但诗人仍有兴致来访,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君言百念灰"则写出友人内心的超脱,仿佛一切世俗忧虑都已化为乌有。
接下来的两句"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环境,简朴而自在,寓居于竹石之间,漫步在莓苔小径,足见其心境的恬淡。"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不再,唯有春天会如期而至,带来生机。
最后两句"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描绘出一幅与友人共享粗茶淡饭、席地而坐的温馨画面,流露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前年姚令下阳羡,老夫为赋铜官山。
飘飘道人今复往,有如孤云谁可攀。
三尺古琴膝上弹,一杯龙水刀无环。
药囊空空何所有,独抱冲气参人寰。
人生富贵无金丹,须臾白骨凋朱颜。
何为愁苦强作乐,逍遥不去烟霞间。
吾昔东游岂无意,腰下铜章初不关。
至今山水尚可想,断梦时向荆溪还。
安得此身如白鹤,飞与道人天外闲。
路逢仙友若相问,为道绿发今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