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恒洁其身,弹冠而整衣。
何如洁其志,澡雪以明几。
濯濯金门柳,采采北山薇。
荣枯本有定,执德庶无违。
人恒洁其身,弹冠而整衣。
何如洁其志,澡雪以明几。
濯濯金门柳,采采北山薇。
荣枯本有定,执德庶无违。
这首诗《偶成》由清代诗人章文焕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洁其身”与“洁其志”进行对比,强调了内在精神品质的重要性。
首句“人恒洁其身,弹冠而整衣”,描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形象的重视,通过整理衣物来展现自己的整洁与体面。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何如洁其志,澡雪以明几?”这句诗意在指出,仅仅注重外在的清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净化内心,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同用清水洗涤污垢一样,使心灵明亮清澈。
接下来,“濯濯金门柳,采采北山薇”两句,使用了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象征,金门柳的茂盛与北山薇的鲜美,分别代表了外在的美好与内在的纯净。这两者虽各具特色,但诗人在后两句中强调了“荣枯本有定,执德庶无违”的道理。意思是说,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个人的道德操守应当坚定不移,不应随波逐流,违背内心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刻见解,即真正的清洁不仅仅是外表的整洁,更是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坚守。
巍巍使馆开华堂,行人旧题诗满堂。
去年读之多好语,今岁重寻在何处。
驿吏却云官长来,垩以赤白墁青灰。
银钩错落应手没,当时嘲谑谁为才。
呜呼万事祇如此,古人豪强安在哉。
寄语征途往还客,不如挥毫落金石。
金石虽坚有时灭,君不闻海波成田淮水绝。
鱼虾争后先,波浪拂西北。
今朝卧龙起,且与收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