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曾同侍从班,岂知今日共艰难。
舟车远道风霜早,灯火虚窗夜雨寒。
梦寐惟应怀魏阙,文章未必误儒冠。
于今公论明如日,心地无忧体自安。
忆昔曾同侍从班,岂知今日共艰难。
舟车远道风霜早,灯火虚窗夜雨寒。
梦寐惟应怀魏阙,文章未必误儒冠。
于今公论明如日,心地无忧体自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所作的和韵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朋友一同侍奉朝廷的美好回忆,以及如今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比昔日的荣光与今日的困境,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颔联描绘了舟车劳顿、风霜早至、夜晚灯火昏暗、雨声凄寒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的艰辛环境。
颈联诗人自我安慰,表示即使在梦中也心系朝廷,表明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仕途的执着;同时暗示自己虽然身着儒冠(读书人的象征),但文章或许并不能改变现实的艰难。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公正舆论的支持和对自身心境的调整,坚信公论如日当空,只要心地坦荡,就能在忧虑之外找到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理想的坚守。
人生三万六千之日不为久,不如意事乃八九。
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
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
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
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
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
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
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
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
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
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
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
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
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
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
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包筱笠以侍萱图属题并示其自题长句赋此以广其意》【清·王泰偕】人生三万六千之日不为久,不如意事乃八九。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https://shici.929r.com/shici/e4btaRYj.html
毗山之高不一里,诸山拱揖称云耳。
登临自昔有遗文,元篇宋什芬牙齿。
我寻山翠入山门,门掩龙鳞并凤尾。
松耶竹耶个个奇,丹青台殿何曾圮。
中有老僧长醉眠,日高尚未披衣起。
饮我清泉三百钟,泉香冽冽尘襟洗。
示我新诗三百篇,筌蹄脱尽生禅喜。
左有琅函右有图,瑜糜光映澄心纸。
能诗能饮复能禅,齐贯而来今有几。
我今欲住此山中,为语仆夫戒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