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
《述怀》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我生胸次不尘埃,不学儿曹刚自媒。

诗料虽凭风月制,宦途还听鬼神开。

十年教养猷初壮,半世功名念已灰。

安得金銮有清问,贾生何事未归来。

(0)
翻译
我生来胸怀坦荡不沾染尘埃,不会像孩子们那样自我吹嘘。
诗歌创作虽然依赖于风月的灵感,仕途升迁却听凭命运和神明的安排。
十年的教育培养让我初显才华,半生的功名利禄却已化为灰烬。
如何才能在金銮殿上得到公正的询问,为何贾谊那样的贤才还未归来?
注释
胸次:胸怀,指内心。
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或烦恼。
儿曹:孩子们,这里泛指年轻人。
刚自媒:自我吹嘘,自我推销。
诗料:创作诗歌的素材。
宦途:官场生涯。
鬼神开:指命运、天意的安排。
教养猷:教育培养,指学问和品行。
功名念:追求功名的心愿。
金銮:宫殿名,代指朝廷。
清问:公正的询问,指得到赏识和任用。
贾生: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述怀》,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志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内心的不满与无奈。

“我生胸次不尘埃,不学儿曹刚自媒。”这里诗人自诩其心胸澄清,不愿像世俗之徒那样为了个人功名而迎合世俗,这表明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不愿屈服于现实的精神态度。

“诗料虽凭风月制,宦途还听鬼神开。”这两句则是说诗人虽然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在仕途上却不得志,感觉自己的官运似乎受到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比喻为“鬼神”)的操控,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政治生涯的无力感和对于命运的迷茫态度。

“十年教养猷初壮,半世功名念已灰。”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十年的培养让他有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引以为豪的成就在心中已经变得索然无味。

“安得金銮有清问,贾生何事未归来。”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的追问。在这里,“金銮”指的是高官显贵,“清问”则意味着纯洁无私的询问。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能达到那种地位,同时也在自问为何还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贾生"可能是对自己的昵称或笔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价值的反思。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赠翁法师二首·其一

松水为资万事轻,萧然一室寄馀生。

劳君回去来相过,可见高人世外情。

(0)

赠何子应侍儿二首·其一

何郎当日在房州,曾见梅花倚郡楼。

赋罢凌风人已朽,后来白尽几人头。

(0)

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其二

不御铅华着素衣,玉奴风调似清姿。

何郎不作凌风句,幻出江南烟雨时。

(0)

题竹

细叶萧萧拥瘦枝,石间新笋迸根迟。

轻筠为使儿童护,待看娟娟解箨时。

(0)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三

书来不苦瘴侵肌,却恐孤生厌食薇。

春到自然群物遂,须知寒谷独增辉。

(0)

宝林晚坐

寂历空阶惟落叶,黄昏古寺只栖鸦。

高僧相对共无语,坐看西林消暝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