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其七》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其七》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民生自煎熬,煮豆以萁爨。

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玩。

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

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0)
注释
煎熬:形容生活困苦,艰难挣扎。
萁:豆茎,这里比喻困难或困境。
居然:竟然,出乎意料。
光阴:时间。
乌合:比喻临时聚集的人。
星散:形容分散离去。
因病:通过疾病体验。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大观:深刻的见解或领悟。
翻译
人们在艰难中挣扎,如同煮豆子时用豆茎当柴火。
竟然忘记了最初的根源,时间不再用来享受。
像隐藏的山峦在半夜消失,临时聚集的人群也各自散去。
因病痛体会到生命的无常,通达的人对此有着深刻的领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师厚病间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中,黄庭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煮豆燃萁这一寻常场景,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常。他指出人们在生活的艰辛中容易忘记根本,时间无情流逝,不等人享受或玩耍。接着,他描绘了一幅群聚之人因疾病而四散的景象,暗示世事如梦,人情易变。最后,诗人借病痛之机领悟到生命的无常和不生的道理,认为通达的人能从这番体验中看出人生的大智慧。整首诗语言朴素,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

江上新诗好,亦知公事閒。

投壶深竹里,系马古松间。

夜月多临海,秋风或在山。

玉堂萧爽地,思尔佩珊珊。

(0)

临江仙.次仲正经历韵三阕

二路滔滔方得意,从渠掉臂昂头。

峥嵘笑杀楚累囚。功名虽自许,妻妾见应羞。

吏隐羡君怀雅志,胸中自有嵩丘。

且须夏葛与冬裘。随时无不可,未用赋归休。

(0)

临江仙.舟中

十日江程春过半,渚青新长芦芽。

李花几树间桃花。嫩黄烟际柳,远白水边沙。

老子老来心似水,肯教愁绪如麻。

扁舟来往似仙槎。还家今有日,那得更思家。

(0)

摸鱼儿.用药庄韵

怅人生、百年如寄,虚舟沧海难舣。

是非荣辱云千变,光景算能消几。尘世里。

耻婢膝奴颜,不觉长欷矣。凭谁荐起。

望几处侯门,要开怀抱,将进又还止。

凝眸处,往往修程万里。飞黄跛鳖相比。

酣歌点检平生事,惟恐老之将至。铛有耳。

况识字能言,莫负天公意。文章信美。

既不用毛锥,寸长无有,寻我泮池水。

(0)

苏幕遮

玉炉中,烧丹药。锻炼三成,最上真个妙。

海底龟蛇勤收捉。纳在壶中,炼就圆明觉。

照无边,光灼灼。顺手拈来,直下长生勺。

功行十分凭戒约。一对芒鞋,穿上踏云脚。

(0)

春草碧

客窗闲理清商谱。弹到断肠声,伤今古。

自怜素发无多,犹记纹疏夜深语。空剩旧时踪。

迷南浦。梨花燕子清明,谁家院宇。

没个好情怀,杯慵举。

天涯行李萧萧,还是新愁老羁旅。

那更落花深,红如雨。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