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
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图景。"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中的“万杵”指的是无数的细小碎片,而“黄金屑”则形象地比喻着雪花的光泽与细腻。“九烝”通常用来形容高耸的山峰,这里可能暗示远处的山峰被白雪覆盖,显得更加壮丽。而“碧梧骨”则是一种形容树枝在严寒中变得僵硬且显得格外清晰的词语组合。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中的“诗老”指的是诗人自己,常用以自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雪窗”则是他观赏这自然美景的场所。“天香”通常指代月光,这里暗示着月光中带有一种清新的香气。而“来月窟”则是在描述这股神秘而又细腻的香气是如何随着夜晚的明月缓缓飘来,穿过山谷(窟)传递到诗人所在之处。
这首诗通过对雪、树枝、窗户以及月光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同时,这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景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在雪夜中独赏明月时所能体验到的宁静与美好。
梨洲授四明,史学冠当代。
先生尤卓荦,识见越流辈。
微言兼大义,抗论必千载。
事迹辨是非,人材儗进退。
上可继毛朱,下足开钱戴。
走也私淑殷,遗书颇津逮。
祠堂拜公像,静挹温和态。
梁君再示我,又若聆謦欬。
句余搜土音,端溪有遗爱。
我愿摹万本,瞻仰同泰岱。
侍御兴不浅,老理庾公屐。
水仙亦亲人,沐浴振芗泽。
秋色扑画窗,杯浸太行碧。
俯视万花笑,轻尘净绮陌。
茅屋倒清尊,列坐忘主客。
我醒已若狂,杯来不避席。
啜醨餔其糟,宁辨昔酒昔。
失足堕水中,患乃生肘腋。
恨非新丰市,一笑竟千夕。
林深月黑风撼山,健妇乳儿茅屋间。
虎听儿啼夺门入,虎入风回门自关。
健妇见虎胆如斗,手掷小儿姑向后。
急取炉中未烬薪,带火狂呼驱虎走。
人既抽薪虎欲咥,转身一挥鹰隼疾。
毛焦肉灼气已衰,争奈门关不得出。
大吼一声天地秋,人来虎往不能休。
举薪乱击虎狂跃,满室红飞火绣球,夫从外至疑有寇,见虎犹疑他野兽。
虎趁门开逸且奔,妇几一蹶不可救。吁嗟乎!
健妇虽健妇人耳,胡为彊梁遂至此。
此时健妇知有子,知有子,虎可制。见虎时,骑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