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高低水地平,扶犁野老续歌声。
忧时莫问蓑衣谶,但看乌犍破晓耕。
雨过高低水地平,扶犁野老续歌声。
忧时莫问蓑衣谶,但看乌犍破晓耕。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林希逸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通过“雨过高低水地平,扶犁野老续歌声”这两句,诗人捕捉到了雨后田野的宁静与和谐,雨水滋润后的土地显得格外平展,农夫们在田间劳作,歌声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氛围。
“忧时莫问蓑衣谶,但看乌犍破晓耕。”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在面对世事的忧虑时,诗人建议人们不要过分关注那些象征命运的符号(蓑衣谶),而应专注于眼前的实际行动——如清晨的农夫,不畏辛劳,破晓即起,勤勉耕作。这种态度既是对农夫勤劳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积极乐观、脚踏实地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美好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忧虑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通过实际行动去追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