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崔舍人·其二》
《挽崔舍人·其二》全文
宋 / 李处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桂籍联升望舜裳,香飘折槛馥天光。

我心但愧蒹葭倚,众目争观鸿雁翔。

策足华涂欣衮衮,致身台路失堂堂。

并看双璧埋黄壤,一恸风前泪数行。

(0)
注释
桂籍:指代有桂花故乡背景的人。
舜裳:象征着古代贤君舜的美德。
折槛:比喻香气浓郁。
蒹葭:象征孤独或清贫。
鸿雁:常用来比喻人才或信使。
策足:踏上仕途。
华涂:华丽的道路,比喻仕途。
衮衮:形容仕途顺畅。
致身:投身于仕途。
堂堂:形容气度宏伟。
双璧: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黄壤:泛指大地,此处指死亡。
一恸:悲痛至极。
风前:在风中。
翻译
桂花籍贯的人联袂登高仰望舜帝的衣裳,香气飘散,如折断栏杆般馥郁照亮天空。
我心中只感到惭愧,如同芦苇般孤独,众人的眼光都聚焦在翱翔的鸿雁上。
踏上华丽的道路,欣喜于仕途顺畅,但失去往日的堂堂正气。
一同见证那两颗珍贵的宝石埋入黄土,我痛哭流涕,泪水在风中洒落多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全的《挽崔舍人(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桂籍联升望舜裳,香飘折槛馥天光。"

这里运用了典故和对仗手法,"桂籍"指的是古代以桂树作为官位的象征,而"联升"则表达了对升官进爵的向往。"望舜裳"中"舜"是古代圣明的君主尧舜的简称,"舜裳"喻指高贵或尊荣的职位。而"香飘折槛馥天光"则描绘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情景,其中"香飘"表达了桂花的芬芳,而"折槛"则暗示了采撷之举,"馥天光"则是对那份香气蔓延至天际的形象描绘。

"我心但愧蒹葭倚,众目争观鸿雁翔。"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和对外界看客的无奈。"我心但愧"展现出诗人的自谦与内省,而"蒹葭倚"则是比喻自己不够坚强。"众目争观鸿雁翔"中,"众目"指的是旁观者的眼睛,而"鸿雁翔"则象征着高飞的志向和追求。

"策足华涂欣衮衮,致身台路失堂堂。"

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策足华涂"描绘了一种优雅的步态,而"欣衮衮"则形容一种喜悦的心境。"致身台路失堂堂"中,"台路"指的是朝廷或官署所在之处,而"失堂堂"则表达了对荣耀和地位的追求。

"并看双璧埋黄壤,一恸风前泪数行。"

最后两句诗充满了悲凉的情绀。"并看双璧埋黄壤"中的"双璧"象征着高贵或珍宝,而"埋黄壤"则暗示了一种被埋没的命运。"一恸风前泪数行"中,"一恸"表达了诗人的一时哀伤,而"泪数行"则是对那份哀伤的直接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古代圣君舜以及鸿雁等意象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和荣耀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中的不足与挫折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处全
朝代:宋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生辰:1134-1189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韵酬子功见赠

一绪连文璧几重,早年宏丽压机龙。

心闲自结千岩月,音妙谁听万壑松。

清入奇怀诗信笔,暗通大道酒盈钟。

宾筵忽得阳春句,属和翻愁雪意浓。

(0)

张掞龙图挽词三首·其二

江边承讣日,羁宦正摧颓。

早获登龙便,惭无附骥才。

寄诗招悸魄,引水活枯腮。

白首知难报,长言致一哀。

(0)

龙门秋日上潞公二首·其一

龙门秋色胜春时,新霁登临景更奇。

二室峰峦侵碧汉,两涯楼殿照清伊。

鸣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

独恨不能陪杖屦,思公空作寄公诗。

(0)

安之家庭甘结实三首·其二

遮藏霜雪免摧残,绿实初垂未满栏。

想见主人珍惜意,一回出户一回看。

(0)

和曹演甫中秋见怀

去年对月忆良朋,今夕谁同塞上情。

华发苍颜人易老,赏心乐事古难并。

戍楼笛响千山迥,沙漠霜寒万里明。

半夜归鸿飞不断,好将幽梦到淮城。

(0)

送宋大卿归淝上

眉寿康宁位九卿,人间五福最难并。

丹心报国冰霜洁,白首还家里社荣。

化日尽输高世乐,野云应似出门情。

淮淝美事传千载,何止孤风激后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