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籍联升望舜裳,香飘折槛馥天光。
我心但愧蒹葭倚,众目争观鸿雁翔。
策足华涂欣衮衮,致身台路失堂堂。
并看双璧埋黄壤,一恸风前泪数行。
桂籍联升望舜裳,香飘折槛馥天光。
我心但愧蒹葭倚,众目争观鸿雁翔。
策足华涂欣衮衮,致身台路失堂堂。
并看双璧埋黄壤,一恸风前泪数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全的《挽崔舍人(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桂籍联升望舜裳,香飘折槛馥天光。"
这里运用了典故和对仗手法,"桂籍"指的是古代以桂树作为官位的象征,而"联升"则表达了对升官进爵的向往。"望舜裳"中"舜"是古代圣明的君主尧舜的简称,"舜裳"喻指高贵或尊荣的职位。而"香飘折槛馥天光"则描绘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情景,其中"香飘"表达了桂花的芬芳,而"折槛"则暗示了采撷之举,"馥天光"则是对那份香气蔓延至天际的形象描绘。
"我心但愧蒹葭倚,众目争观鸿雁翔。"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和对外界看客的无奈。"我心但愧"展现出诗人的自谦与内省,而"蒹葭倚"则是比喻自己不够坚强。"众目争观鸿雁翔"中,"众目"指的是旁观者的眼睛,而"鸿雁翔"则象征着高飞的志向和追求。
"策足华涂欣衮衮,致身台路失堂堂。"
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策足华涂"描绘了一种优雅的步态,而"欣衮衮"则形容一种喜悦的心境。"致身台路失堂堂"中,"台路"指的是朝廷或官署所在之处,而"失堂堂"则表达了对荣耀和地位的追求。
"并看双璧埋黄壤,一恸风前泪数行。"
最后两句诗充满了悲凉的情绀。"并看双璧埋黄壤"中的"双璧"象征着高贵或珍宝,而"埋黄壤"则暗示了一种被埋没的命运。"一恸风前泪数行"中,"一恸"表达了诗人的一时哀伤,而"泪数行"则是对那份哀伤的直接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古代圣君舜以及鸿雁等意象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和荣耀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中的不足与挫折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一绪连文璧几重,早年宏丽压机龙。
心闲自结千岩月,音妙谁听万壑松。
清入奇怀诗信笔,暗通大道酒盈钟。
宾筵忽得阳春句,属和翻愁雪意浓。
去年对月忆良朋,今夕谁同塞上情。
华发苍颜人易老,赏心乐事古难并。
戍楼笛响千山迥,沙漠霜寒万里明。
半夜归鸿飞不断,好将幽梦到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