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三龄说四龄,丰颐细齿两眸青。
一回雒诵清娱耳,字字珠圆水泻瓶。
仅是三龄说四龄,丰颐细齿两眸青。
一回雒诵清娱耳,字字珠圆水泻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祖孙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传承。诗中的“三龄”和“四龄”分别指的是孙子和孙女的年龄,通过对比他们的年龄,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丰颐细齿两眸青”,描绘了孙子的外貌特征,丰满的面颊、细密的牙齿以及明亮的眼睛,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孙子的外貌,也暗示了他的健康与活力。
“一回雒诵清娱耳,字字珠圆水泻瓶”,则描述了孙子在老母亲面前背诵唐诗的情景。这里的“雒诵”即为背诵,通过“清娱耳”表达了背诵唐诗给听者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字字珠圆水泻瓶”运用比喻手法,将每个字比作圆润的珍珠从瓶中倾泻而出,既赞美了孙子背诵的流畅与准确,也寓意着知识的珍贵与传承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气息。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
随波纷纶客,汎汎若浮凫。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脩龄,养志在冲虚。
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
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迷踪在尘土,衣褐恋蓬蒿。
有狡谁穷穴,中书惜拔毫。
猎从原上脱,灵向月边逃。
死作功勋戒,良弓合自韬。
梅师有松度,萧散意态真。
皮冠簪白雪,布褐贮阳春。
房计任简淡,了无一虑尘。
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
名山浮爽秀,朝暮瀹尔神。
餐霞炼日气,井灶求遗珍。
希夷仙境本不远,何用抱朴终其身。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