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候偶当桐始华,遍寻萧寺喜烟霞。
胜游今幸同三友,仁惠将推及万家。
绿满田畴齐种麦,红藏村坞烂开花。
爱民若副贤侯意,共入声诗与众誇。
节候偶当桐始华,遍寻萧寺喜烟霞。
胜游今幸同三友,仁惠将推及万家。
绿满田畴齐种麦,红藏村坞烂开花。
爱民若副贤侯意,共入声诗与众誇。
此诗描绘了诗人朱光庭在福昌寺南轩东壁所见之景,以及对当地官员仁政的赞颂。首句“节候偶当桐始华”点明时节,桐花初开,渲染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接着“遍寻萧寺喜烟霞”,诗人漫步于寺庙之中,欣赏着烟云缭绕的美景,流露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胜游今幸同三友”,诗人有幸与好友一同游览,共享这难得的欢聚时光。“仁惠将推及万家”,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推行仁政,惠及百姓的赞美之情。这种关怀民众、体恤民生的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绿满田畴齐种麦,红藏村坞烂开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绿色的麦田与红色的花朵交相辉映,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最后,“爱民若副贤侯意,共入声诗与众誇”,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官员爱民如子、施政得民心的赞誉,同时也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被众人传颂,成为佳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闽越山川古,人材更可称。
玄纁徵客去,雷雨看蛟腾。
国士词多雅,山林气稍矜。
匿瑕收瑾璧,得味外淄渑。
有此孙阳顾,能同臣僎升。
网罗惊并集,旗帜见先登。
为国呈多士,还乡切寸竞。
庭闱欢定剧,池馆宠俱增。
岂不怀将父,应须畏友朋。
吾邦衿佩在,拭目望薰蒸。
空山无人云自流,草色不唤王孙游。
平波粼粼动烟縠,高柳拂地黄金柔。
路旁白石净于几,松膏竹杖亦易求。
苍岩翠壁几千仞,此中敢谓无巢由。
巢由巢由不可见,牧竖悠悠下长坂。
乌犍濈角春正肥,短笛横吹不知晚。
已判乘月过前村,不道林深路犹远。
嗟哉长安豪侠千金躯,奔车骋马光路衢。
挂角宁须二三卷,徒闻十斛计明珠。
春华秋叶忽飘转,谁怜数尺高珊瑚。
乃知抗志贵世表,眼底得丧真区区。
君不见丰城李翁今皓须,积书教子勤且劬。
人生意得会有娱,霄汉岂与山林殊。
我知翁意固如此,不待临风看画图。